长者专区 > 政务动态

驻村帮扶促振兴,中川村驻村工作队“驻”进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助”推帮扶村焕发新活力

  • 发布机构:红寺堡区乡村振兴局
  • 发布日期:2022-10-16
  • 【打印】

    中川村是2003年由同心县生态移民搬迁的回族村,总面积5.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306亩。常住人口5642218现有脱贫户137502,监测户4户10人,全村享受低保181户280人,孤儿12名,享受残疾津贴58人、高龄补贴22特困供养人员1人,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人数134人该村驻村工作队自驻村帮扶以来,用心、用情驻村,全心全意帮扶,努力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2021年 7 月,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社保局基金稽核处副处长党秀丽和干部凌东哲、马继国受组织选派,来到新庄集乡中川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经过实地走访、调研,工作队发现中川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是传统的养殖业、种植业和劳务输出。驻村工作队主动走进村民家中、田间地头,摸底了解村情实际,找准帮扶村问题“症结”,明确工作思路,精准帮扶,推动中川村实现由散到治、由弱渐强。

  “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宣传者、贯彻者和实践者。”驻村第一书记党秀丽说,针对“中川村党支部凝聚力不够强,作用发挥不够明显”的问题,他们认真协助指导村“两委”抓班子、转作风,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驻村工作队积极帮助完善党建提升行动方案,同时在工作任务及推进措施上列出任务清单,制定中川村“一抓两整党建巩固方案”。开展常态化例会学习,组织村两委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组织召开党员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建设相关文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相关文件。认真开展“八必访”工作,为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夯实脱贫攻坚“后评估”基础工作,驻村工作队积极配合村两委符合条件的边缘易致贫户、脱贫不稳定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纳入监测范围。通过走访农户,了解村民家庭生活,对大病人群、残疾人、单双户人群、多子女等人群进行重点监测。持续开展“四查四补”工作。认真学习国家、自治区农业农村方面基本知识,动态掌握中川村节水灌溉工程项目,向村民宣传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排查因宏观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市场价格波动等引起的大宗农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乡村产业项目发展失败等出现收入大幅缩减的规模性返贫风险。

党秀丽说,群众满意度是衡量驻村成效的重要指标。面对“中川村遗留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意见大,工作不支持,入户走访‘脸难看、话难听’”问题,驻村工作队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把为民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敲门砖”,努力拉近干群关系。

2021年以来,一项项帮扶举措,有力促进了村民社会融入、安居乐业,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建立牛羊肉销售帮扶机制,驻村工作队通过个人渠道,积极帮助联系村民销售牛羊肉大约1500斤,金额4万余元,帮助村民增加收入。

发挥对口帮扶单位优势,为中川村申请村级路面项目维修资金70万元实施路面维修工程。争取人社厅项目资金1.2万元,购置300箱舔砖,对接人社厅专家服务中心开展技能培训讲座一期,为中川村增加公益性岗位4人,争取三支一扶人员2人,不断增强基层服务能力。

实施村庄“亮化工程”,积极协调人社厅帮扶资金,为村道安装路灯,照亮村民脚下路,目前已安装路灯75盏,近期购置太阳能路灯48盏,预计10月份完成安装。

凝聚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共建,对接自治区、红寺堡区红十字会、红寺堡区文化旅游体育广电局在中川村开展脱贫户及孤寡老人献爱心服务捐助大米、运动鞋、运动服、体育器材等物资价值2万余元,协调有关部门向村委会捐助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及一体机打印设备共计9万元,提升了村两委办公能力,增强了为民服务水平。同时驻村工作队协调人社厅,通过个人捐款筹资,向中川村小学捐助运动服255套合计2.3万元。并组织村两委与人社厅机关党委、中川小学联合开展“情暖童心 筑梦未来”主题党日活动,体现了帮扶单位扶助教育、助力乡村教育的责任与担当。

乡村振兴主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对于“中川村现有产业单一、抗风险能力低”问题,驻村工作队利用自身掌握的政策资源与导向,引企业、谋项目,拓展产业路径,联系相关专家对村集体土地进行评估,将闲置集体土地200亩用于发展特色种植,进一步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全面带动村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