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
现将《红寺堡区2022年农村户厕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红寺堡区2022年农村户厕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切实提高改厕质量和实效,不断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根据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关于提前中央和自治区2022年第一批财政支农项目计划的通知》(宁农计发〔2021〕55号)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区市党委和政府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的原则,按照“群众接受、经济适用、有序推进、整体提升、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基本思路,提高改厕质量和实效,加强农村改厕与生活污水治理衔接,稳步提高卫生厕所普及率,引导农民群众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断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多元投入。坚持政府引导、公共财政扶持、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推进体制,切实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推进农村户厕改造建设标准化、管理规范化,提高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
(二)规划先行、统筹推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宜的改厕模式。已有完整污水管网的村庄建设集中下水道式室内卫生厕所;建设污水管网的村庄污水管网与室内卫生厕所同步建设;居住相对集中、院落分布整齐的村庄建设联户管网收集式室内卫生厕所。
(三)整村推进、群众主体。把整村推进作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的重要措施,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公益宣传活动,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重要意义,开展卫生厕所日常管护、设施设备维护、卫生防疫知识等知识讲座,提高农民群众对厕所革命的知晓率,激发农民群众主动参与改厕的积极性,提升厕所使用率。
三、目标任务
2022年,全区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改造5000户,整村推进7个村,其中:红寺堡镇3098户,整村推进3个村。红海村739户、红关村588户、团结村1771户污水管网与室内卫生厕所同步建设。新庄集乡923户,整村推进1个村。南源村污水管网与室内卫生厕所同步建设。柳泉乡497户,整村推进2个村。柳泉村、沙泉村污水管网与室内卫生厕所同步建设。大河乡482户,整村推进1个村,平岭子村实施三格微水防冻式厕所482户。
四、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估算总投资1290万元,其中:户厕改造资金1250万元(自治区补助资金1000万元,农户自筹资金250万元),项目管理费40万元。
(一)利用已有完整下水道建设。原则上采取农户自建的方式,每座室内卫生厕所财政补助2000元,农户自筹用于隔断、地面铺设等。对2019年以来已享受厕改政策的农户自愿接入管网可予以积极鼓励,不再享受2000元的财政补助政策。
(二)污水管网与室内卫生厕所同步建设。污水管网由其他项目投资建设,户厕原则上采取农户自建的方式,每座室内卫生厕所财政补助2000元,农户自筹用于隔断、地面铺设等。对2019年以来已享受厕改政策的农户自愿接入管网可予以积极鼓励,不再享受2000元的财政补助政策。
(三)新建三格式微水防冻式户厕。采取招投标方式建设,每座室内卫生厕所财政投入资金控制在2000元以内,其它资金由农业农村局争取,农户自筹用于隔断、地面铺设等。根据资金的争取情况决定项目是否实施。
(四)项目管理费。由红寺堡区本级财政筹措解决,主要用于建设方案编制、规划设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招投标、宣传培训、标识牌制作、第三方监理及项目技术指导、检查验收、改厕设备的质量抽检、审计决算等费用。
五、进度安排
(一)调查摸底阶段(2022年2月1日至2月28日)。农业农村局对接各乡镇,对2022年度改厕任务、改厕模式进行调查摸底,明确目标任务。各乡镇结合具体情况做好农村户厕改造的前期摸底调查和宣传动员工作。
(二)制定方案阶段(2022年3月1日至4月30日)。农业农村局根据各乡镇确定的改厕任务和改厕模式开展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制定改厕方案,聘请全区农村户厕改造第三方监理单位,各乡镇根据改厕模式积极动员农户自建,完成建设前期工作。
(三)组织施工阶段(2022年5月1日至9月30日)。各乡镇按照下达任务数和技术要求,组织行政村、农户全面开展改厕项目实施;及时对农户做好技术指导工作,各乡镇根据村庄的地势高程、住户布局分布选择最佳的施工方案,提倡单户加装户外沉淀池(可有效降低管道淤堵风险和后期疏堵维修费用)。同时,协调区级改厕工程监理机构,强化农村改厕工程监理和质量监督,确保改一户合格一户,杜绝出现工程质量问题。
(四)验收考核阶段(2022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各乡镇要对改厕任务完成的村及时组织乡村初验,初验完成后报区农业农村局验收。各乡镇、村建立台账,做到“一村一册、一户一卡”。验收档案资料要同时报农业农村局备案,以备区、市抽查考核。10月下旬全区要完成农村户厕改造的施工和验收,准备接受区、市相关部门的考核验收。
六、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体系。各乡镇是管网户厕实施主体,负责具体实施,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乡镇党委书记负总责、乡镇长负主要责任、分管乡镇长具体抓、各行政村具体实施的工作机制。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抓总、综合协调;组织宣传培训,做好技术指导;负责项目勘测设计、制定招标控制价、聘请第三方监理机构;组织区级验收,抓好资金拨付、绩效评价等工作。区发改局负责项目审批立项,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区财政局负责筹措资金,加强项目资金监管和绩效评价。区住建局负责争取相关项目支持,在污水管网、美丽乡村集镇、危房改造、居民点建设等项目中同步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负责争取污水处理管网项目资金,将农村改厕与污水处理紧密衔接,厕所粪污同步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其他相关部门(单位)负责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加快农村“厕所革命”转向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
(二)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农户参与。各乡镇要广泛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大力宣传农村“厕所革命”的必要性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宣传改厕类型和模式、补助标准、农户的责任义务等内容,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增强群众自觉自愿主动参与意识,做到家喻户晓。
(三)坚持建管并重,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要严格按照《宁夏农村“厕所革命”提升行动指导意见》建设标准,实施农村改厕全过程质量监管,严格选用质量检测合格备案企业的改厕产品,推行农村改厕监理制和施工企业、产品供应商备案制,加强厕所“明白人”培训,每个乡镇至少有2名工作人员熟悉改厕施工技术要求和规范,负责质量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各乡镇要加强对农村厕所运行管护运营企业监管,做好农村卫生户厕、水冲式公共厕所粪污收集、储存、运输、资源化利用和后期管护,建立起农村户厕建设改造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农户改厕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四)定期开展排查,紧盯问题整改。各乡镇要建立农村厕所革命“回头看”制度,定期对已改户厕和公厕开展排查,精准核实问题厕所数量,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台账,边查边改,持续推进。对不能用的,结合农民意愿纳入改造提升计划;对不好用的、不配套的,及时维修、配套完善,努力做到立行立改;不能马上整改的,做好群众工作,逐步解决,逐年持续抓好分类整改。
(五)强化督查考核,建立周报制度。区农业农村局要将农村户厕改造工程纳入各乡镇的年度考核目标任务,实行全程跟踪监督,强化督导检查,联合两办督查室定期对各乡镇农户改厕工程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通报全区。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管理机制完善的乡镇给予表彰;对进展缓慢、效果较差、群众不满意的予以通报批评。同时,建立信息周报制度,各乡镇每周向区农业农村局上报工程进度,便于及时向区市相关部门报送工作推进情况,确保农户改厕工程顺利推进。
附件:农村集中下水道收集户厕建设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