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 政策文件

关于加强来红返红人员摸排工作的通知

  • 发布机构: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20年01月29日
  • 【打印】


各乡镇,各相关部门(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吴忠市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控制工作部署,有效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就进一步加强来红返红人员摸排工作通知如下。

一、排查人群

1.辖区内自2020年1月8日以来进入红寺堡区的所有区外人员(含从区外返回红寺堡区的人员)。

2.其他与上述人群密切接触、共同生活或工作的相关人员。

二、排查措施方法

坚持网格化、地毯式排查管理原则,把排查任务落实到每个行政村(社区)。各乡镇(街道办)要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组织乡镇(街道)、村(社区)干部、公益性岗位、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家庭医生等力量,开展网格化排查,逐一登记在册,做好追踪随访。

(一)村(社区)未发现病例。实施“外防输入”的策略,具体措施包括:

1.组织动员。各乡镇(街道办)要建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组织体系,落实防控措施。

2.登记管理。各乡镇(街道办)要充分发动村(社区)通过微信平台、大喇叭等方式向公众发布告示,要求自2020年1月8日以来进入红寺堡区的所有区外人员(含从区外返回红寺堡区的人员)其他与上述人群密切接触、共同生活或工作的相关人员,立即到所在村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并到辖区卫生院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检查,每天两次检测,同时主动自行隔离14天。

3.健康教育。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乱吐等不文明行为,养成手卫生、多通风、保持清洁的良好习惯,减少出行,避免参加集会、聚会,乘坐公共交通或前往人群密集场所时做好防护,戴口罩,避免接触动物(尤其是野生动物)、禽类或其粪便。

4.环境卫生治理。以乡镇为单位,组织村(社区)开展环境整治及病媒生物消杀工作,对居民小区、垃圾中转站、垃圾箱等重点场所(区域)和设施进行卫生清理,处理垃圾污物。

5.物资准备。村(社区)和家庭备置必需的防控物品和物资,如体温计、口罩、消毒用品等。

(二)村(社区)出现病例。采取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策略,除上述6项措施外还需:

1.密切接触者管理。各乡镇(街道办)要充分发挥村(社区)干部及网格员等作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做好密切接触者外围管理。由卫健部门牵头,对居家或集中隔离人员进行医学观察,紧盯密切接触者的健康状况,并随时做好记录。做好病人的隔离控制和转送定点医院等准备工作。

2.加强消毒。做好病例家庭房屋、楼栋单元、单位办公室、会议室等疫点的消毒,以及公共场所清洁消毒。

3.疫区封锁。对划为疫区的村(社区),必要时可采取疫区封锁措施,限制人员进出。

4.限制人员聚集。村(社区)内限制人群聚集的活动,关闭公共场所。必要时停工、停业、停课。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排查工作。各乡镇(街道办)要全面排查2020年1月8日以来进入红寺堡区的所有区外人员(含从区外返回红寺堡区的人员)或与其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做到无死角、全覆盖。

(二)充分发挥基层作用。各乡镇(街道办)要逐村(社区)逐户对重点排查对象进行全面摸底登记包括姓名、身份证、来自地和到达地、车次信息等,对疑似信息要反复排查。各乡镇(街道办)要明确一名信息员,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确保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三)及时上报排查情况。乡镇(街道办)在排查过程中一旦发现有疑似感染者,要立即转至人民医院,并向红寺堡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报告。

(四)切实落实防护措施。在排查过程中,排查人员要切实做好个人防护措施,佩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同时要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居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五)严肃排查工作纪律。各乡镇(街道办)务必要以认真较真的态度开展排查工作,红寺堡区疫情防控督查指导组将对各乡镇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对排查不到位造成疫情延迟发现等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将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1.基层人员摸排走访的注意事项(参考)

      2.红寺堡区进入或返红区外人员登记管理流程

                    红寺堡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代章)

        20201月28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基层人员摸排走访的注意事项(参考)

一、关于基层干部进行摸排走访的装备指南

防护总原则:1.不要将身体对外暴露;2.及时消毒3.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随访掌握健康状况,避免直接入户。

(一)口罩。以N95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最佳,如果没有,请佩戴好其他口罩。离家外出时,戴好口罩,深色面朝外,金属条朝上,在安全地方佩戴,包住口鼻,并按压金属条保证不漏气,戴上之后切勿触摸口罩外侧,口罩外侧吸附了飞沫和细菌,是最脏的地方,不要随意触摸,4小时更换一次。佩戴过程中如果口罩变湿、破损,或被污染,明显呼吸受阻等情况,应更换新的。旧口罩脱下后消毒并丢弃至垃圾桶,脱口罩前和脱口罩后需洗手或者对手部进行消毒,口罩摘下后不应再次使用

(二)眼部及脸部防护。护目镜、防护面罩最佳,如果没有请佩戴好眼镜。离家外出时,戴好护目镜、防护面罩或者眼镜人在不自觉的时候,总会对于脸部和眼部进行触碰,佩戴眼镜或者面罩(头盔、骑摩托的防风面罩、平光眼镜、墨镜、泳镜等都可以起到对于面部的保护,大家可以自行选择),可以有效的阻止触碰。

(三)手部防护。一次性手套最佳,如果没有请带好其他任何手套,离家外出的时候,戴上手套,医用一次性手套、吃外卖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洗碗的手套、冬天的手套、工业棉手套、皮手套等等都可以。不建议佩戴太厚的棉手套,很可能会造成对工作的不便,导致频繁的穿脱,佩戴较为服帖的手套更好。在任何公共场合里都不要脱下来。每日更换手套,仔细清洗它们。不要戴潮湿的手套。脏手套也是污染源,所以清洗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应先用消毒液浸泡,不要直接用水龙头冲洗,以免脏水溅到面部或者屋内任何地方。最方便的是使用一次性手套。绝不要用手接触你的脸部或是眼睛,再痒也不要这样做。如果你不得不摘下手套,例如写字登记等,在戴回手套之前,必须对手部进行消毒或者仔细的洗手(必须用七步洗手法,手指缝、指甲缝和手腕都要仔细清洗),然后再戴上手套。小心门把手,最好用手肘和肩膀去开关门。单元门、防盗门等任何门,戴手套去拧门把手,或者在接触门把手以后立刻去洗手或者消毒。如有家人生病,定期清洁门把手。要小心对待楼梯扶手,桌面,手机,玩具,和笔记本电脑,任何可被握在手中的物体都要小心。

(四)外衣防护。防护服、白大褂最佳,如果没有请穿好长款外套或者雨衣,离家外出时,穿上防护服、白大褂或者长款外套,甚至雨衣(及膝盖或者及脚踝最佳),外套的拉链要拉上,扣子要扣好,否则不能起到防护作用。外套可以保护内部的衣物不受污染,回家后,立即将外套进行酒精消毒,并且挂到通风处,不要随手放置。

(五)头部防护。一次性手术帽,如果没有请带好其他帽子,离家外出时,带好帽子,一次性手术帽、鸭舌帽、活动的帽子等等。佩戴帽子可以有效地防止头发被污染。女性应将头发盘起后佩戴帽子,披头散发就失去了佩戴帽子的意义。回家后,立即将帽子进行酒精消毒,并且挂到通风处,不要随手放置。一次性手术帽消毒后丢弃。

(六)随身携带消毒液。75%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离家外出时,随身携带75%的酒精、84消毒液、免洗洗手液等等,将消毒液装在喷雾瓶中,使用会更加方便。在与社区人员接触后,在到达下一家进行摸排前,应对手部和材料等进行消毒。随时要有消毒的意识,不要大意。

二、走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一)不要进入群众家中。所有的交流应该在门口完成,并且保持一定的距离。基层工作人员走访多个家庭,与众多人员接触,进入群众家中会对家庭卫生造成污染。

(二)保持一定距离。对于群众进行排查交流时,尽量保持距离。入户排查时,敲门后等待户主开门期间,尽量退到一米以外,不要近距离进行交流。群众在家中时,可能没有做好防护准备,例如出现并未佩戴口罩等情况,工作人员交流的过程中都要尽量维持一米以上的距离,不要近距离交流。

(三)物资或材料交接要及时消毒。物资或材料交接要及时消毒,如果有材料需要递交给户主或者需要户主签字,请对笔、手部进行消毒

(四)提醒群众关门后要进行洗手,对收到的材料进行消毒。

三、回到家后的注意事项

1.一次性用品(口罩、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头套等)消毒后丢进垃圾袋扎紧然后丢到门外。

2.二次使用的物品(外套、眼镜、帽子、手机、钥匙、鞋子、外裤等)消毒后放到通风处。

3.用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第一步(内):洗手掌。流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第二步(外):洗背侧指缝。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三步(夹):洗掌侧指缝。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揉搓;第四步(弓):洗指背。弯曲各手指关节,半握拳把指背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大):洗拇指。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立):洗指尖。弯曲各手指关节,把指尖合拢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腕):洗手腕、手臂。揉搓手腕、手臂,双手交换进行。

4.及时冲凉更换衣物。

在完成以上几项事项之前,绝对不要和家人,尤其是小朋友、老人进行亲密接触,如:共用水杯、同桌吃饭、拥抱、亲吻等。


附件2: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