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者专区 > 政策文件

吴忠市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关于红寺堡区2016-202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期中检查自查工作报告

  • 发布机构: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日期:2018年06月26日
  • 【打印】

红寺堡区2016-2020年耕地保护责任目标

期中检查自查工作报告

   

2016-2018年上半年,红寺堡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切实执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认真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严把土地初审预审关,扎实做好土地“批供用补查”各环节工作,强化耕地执法监察,全面完成基本农田划定和数据库建设任务,加强各类农业开发用地(设施农业用地)管理,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完成土地变更调查和卫片执法检查任务,开展常态化、制度化国土动态巡查,坚决查处和制止侵占耕地行为,超额完成了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耕地保护面积和质量水平稳步提升。

一、耕地保护基本情况

(一)耕地数量变化情况。

依据2016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我区实有耕地61.04万亩,其中水浇地51.93万亩;2016年吴忠市下达我区耕地保护目标任务为:耕地保护量44万亩,其中水浇地40.57万亩、基本农田33.9387万亩。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的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际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49.87万亩,其中水浇地41.58万亩,基本农田35.07万亩,超额完成下达任务。依据2017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结果,我区实有耕地61.19万亩,其中水浇地51.93万亩。2017年吴忠市下达我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任务为:耕地保护量59.85万亩,基本农田46.60万亩。区政府与各乡镇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实际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61.09万亩、基本农田46.63万亩,超额完成下达任务。

(二)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16年下达红寺堡区占补平衡任务指标2500亩,2017年下达5000亩。2016年度红寺堡区大河乡麻黄沟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完成新增耕地1333.94亩,已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验收并下达批复,批复文件号(宁国土资发〔2017〕666号)。2016年度红寺堡区大河乡红柳沟耕地占补平衡土地开发项目完成新增耕地1389.82亩,已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初步验收通过,正在整改。以上共计新增耕地面积2723.76亩。

(三)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和补划情况。

2016年至2017年红寺堡区所有建设项目共占用一般耕地1269.61亩,全部通过2013年鲁家窑占补平衡项目、甜水河占补平衡项目进行挂钩补充,不存在占用基本农田情况。

(四)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

2016年以来,红寺堡区实施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6个。总投资9042.98万元,建设规模3486.01公顷,新增耕地113.88公顷。分别为: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6年度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土地整治项目、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6年度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高效节水土地整治项目、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6年度红寺堡区红寺堡镇中圈塘村土地整治项目。

2017年,实施的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7年度红寺堡区柳泉乡土地整治项目、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7年度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团结村土地整治项目、宁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017年度红寺堡区新庄集乡南源村土地整治项目,已经全部完工,正在终验。

(五)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情况。

2016年红寺堡区政府共与5个乡镇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5份,与50个行政村签订责任书50份,实际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49.87万亩,其中水浇地41.58万亩,基本农田35.07万亩,国家质量平均等别为10.46。2017年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共与5个乡(镇)和孙家滩管委会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6份,与60个行政村签订责任书60份,实际分解落实耕地保有量61.09万亩、基本农田46.63万亩,国家质量平均等别为10.36,总体质量有所提升。

(六)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和建设情况。

认真执行基本农田保护九项制度,严格执行土地征收补偿等有关规定,并开展国土项目建设和土地征收工作自查排查,细化土地征收程序,完善工作台账,推动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审计部门建立了领导干部耕地保护责任离任审计制度,2016年共对3个乡镇7位离任的党政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2017年对2个乡(镇)3位离任的党政负责人进行了离任审计,2018年上半年,将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纳入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当中。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明确管理职责的若干意见》(红政办发〔2016〕95号)和《关于进一步明确国土资源管理职责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红政办发〔2017〕 97号)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属地管理职责和相关部门行业管理职责,明晰了各类用地审批管理使用程序,并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纳入政府年度总的绩效考核,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做法与经验

    一是国土整治项目建设严格执行“项目六制”,严格勘测设计、施工监理、初验审计、后续管理等各环节工作,项目建设质量水平逐年提高,历年来从未拖欠农民工工资,使国土整治项目成为涉农水利项目建设样板工程。二是严格耕地保护,特别是严格基本农田保护,在上级下达增加近14万亩基本农田指标任务的压力下,多方调剂,杜绝项目建设占用,实现了基本农田面积保护稳中大升的良好态势。三是严格执法监察,通过历年卫片执法,基本杜绝了在基本农田范围内乱占滥建现象,初步形成了保护基本农田的良好局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是乡村两级和群众耕地保护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乡镇国土和村级协管员组织机构不到位,人员不固定,第一时间发现制止查处违法行为难度大;二是三级巡查网络尚未完全建立,违法占地建设、破坏耕地等问题还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民违法占用耕地建房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基本农田面积过大,挤占村庄用地,随着村庄扩大和农民新增宅基地分配挤占耕地问题突出。四是耕地保护“五项工作”有待进一步细化落实;五是全社会共同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意识不强,责任有待进一步压实。六是耕地保护休耕轮耕和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土壤退化沙化和盐渍化程度加强。

四、有关措施和建议

一是借土地承包和基本农田数据库建设的有利时机,将耕地保护和国土资源目标管理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分解落实到户、到具体地块,全面完成“五项任务”,强化乡村两级土地监管共同责任。二是认真落实领导干部耕地保护目标责任离任审计制度,探索建立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激励补偿和惩戒机制。三是认真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健全三级监管网络,建立更为科学的耕地保护责任体系,推动红寺堡区耕地保护工作更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