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红寺堡 > 旅游景点
红寺堡:荒原上崛起的生态新城
时间:2017-11-28 来源: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是20万红寺堡人耳熟能详的话,也是发自他们心底的话。走在这座在荒原上崛起的新城,到处都能看到这个标语,到处都能听到有人在不经意间说出这句话。

在宁夏,如果有人问:“哪里的人对黄河最有感情?”有人就会告诉你:“一定是红寺堡人!”因为如果没有黄河水,就没有红寺堡今天的一切,是黄河水将这片千古荒原“染”成了绿洲,才有了人类的新家园。

看到红寺堡如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许多人难以相信:20年前这里还是寸草难生、人迹罕至的不毛之地。

地域开阔、地势平坦的红寺堡,怎么会被动物、植物长久冷落,被人类长期忽视呢?

“天上无飞鸟,地上沙石跑”,是红寺堡昔日的景象。年均降雨200毫米、蒸发却超过2000毫米的自然条件,足以让所有动物望而却步。干旱少雨,则寸草不生、人迹罕至,“秋月春风等闲度”,红寺堡在年复一年中“依然如故”。

红寺堡面貌的改变,是从一次事先没有设定的考察开始的。20世纪90年代,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水利专家钱正英率队到宁夏考察水利时,在偶然中发现了这块“宝地”,随即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达成共识,进而向中央提出了重点开发的建议,得到多位中央领导同志的支持。

要把千古荒原变成水草丰美的绿洲,谈何容易?不解决水的问题,一切都无从谈起。而那里无天上水可用,无地下水可采,只能借用外来水,唯一能够索取的只有母亲河——黄河。黄河虽然距此不远,但母亲河的乳汁却难以哺育这片土地,因为红寺堡“高高在上”,比黄河水面高出了近300米!水往低处流,岂能往高处走?要让水按照人的意志流动,只有借助电力、通过多级扬水,才能让这片饥渴得快要冒烟的大地得到滋润,而这必然会增加用水成本,必须要有大量的投入,维持运行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撑。

尽管困难重重,党和政府仍做出了利用红寺堡的土地和光热资源,兴建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决定。就是想开辟一个新家园,将宁夏南部山区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贫困群众搬迁过来。

1995年,国务院批准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立项。

1996年5月11日,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在红寺堡举行奠基典礼,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和国务院有关部委领导都亲临现场。

1998年9月16日,红寺堡灌区一泵站首次试水,整个工程全面开工。很快,这里就安置了20万贫困群众,吸引了3万多自发移民,进而形成2个镇、2个乡、47个建制村、2个城镇社区。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成为宁夏最年轻的县级行政区。

 

黄河水上扬近300米滋润红寺堡

我在红寺堡采访时看到,甘甜的黄河水,经过多级扬水,最终流入红寺堡干渴的土地。黄河水流到哪里,哪里就焕然一新。昔日只有一种颜色的大地,现在变得五彩缤纷:绿的庄稼,紫的葡萄,红的枸杞,黄的肉牛,白的绵羊,把大地装扮得多姿多彩,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

红寺堡自开发建设以来,已开辟出40万亩旱涝保收的水浇地,拥有10余万亩葡萄、10余万亩经果林。在红寺堡酿造的葡萄酒,也成为越叫越响的品牌。红寺堡农民的人均收入更是成倍增长,“小康”已经向他们频频招手了。

 

移民的玉米喜获丰收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在红寺堡已经充分显现出来。随着进一步开放,这些效益将越来越突出。

在红寺堡实地参观之后,每个人都会确信,“共产党好,黄河水甜”这句话,真是发自红寺堡人内心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