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索引号
640303004/2021-00161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教育局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教育局体卫艺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09-30
名称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28号建议答复的函(A类)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第202128号建议答复的函(A类)

马彦青经宗委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寺堡区现有各级各类学校150,其中高中2,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级中学5,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小学79所(完小68所、教学点11个)、幼儿园62所(公办37,民办25所),在校学生49115名(含在园幼儿),现有在编教师2074名,体育96名。近三年招聘特岗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28名,2021计划招聘4名事业编体育教师、2名特岗体育教师。202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率96.64%,其中优良率30.15%。全国足球特色学校13所,全国篮球特色学校12所,以及3个体育人才工作室。

二、主要做法

(一)促进“三结合”协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

1.整合利用社会体育资源,推进学生体质健康。发挥文体部门的体育技术资源和人才优势,指导协助学校开展体育教师技能培训、传统体育项目和高水平项目训练,备战自治区、吴忠市学生运动会等加强传统项目和高水平项目学校规划布点与管理,重视学校体育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鼓励支持学校以购买服务的形式,引入社会体育资源解决学校体育师资、场地、设施不足等问题。社区群众性健身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中小学生锻炼特点和需要。推进学校和社会体育设施课余和节假日向学生免费开放,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应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和训练中,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使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全民健身。

2.加强对家庭体育健康教育的引导。学校结合每年学生《标准》测试,针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向家长提出科学的运动“处方"建议,布置体育家庭作业和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要求。以线上活动为基准,以亲子体育为切入点,动员社会广泛参与,举办了喜闻乐见的《红寺堡区2020年线上亲子运动会活动》,营造支持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的家庭氛围,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扎实推进“五项管理”,建立体质健康长效机制

1.扎实推进“五项管理”。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自治区教育厅对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文件精神,标本兼治,综合施策,推进育人方式改革,全面促进红寺堡区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的工作部署,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特制订《红寺堡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和红寺堡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监测(防近视)制度。

2.保证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规定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刚性要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持续开展中小学体育“晒课表”活动,确保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挤占甚至不开体育与健康课的现象。聚焦“教会、勤练、常赛”,逐步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帮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加强体育课、大课间和课外活动之间的衔接和联动,将开展体育活动作为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参加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3.建立体质健康长效机制。20219月底,红寺堡区各中小学全部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推动红寺堡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各中小学校制定实施细则,推进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全部落地,形成落实体质健康的浓厚氛围;到2021年底,红寺堡区各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努力解决广大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到2022年底,红寺堡区各中小学把行之有效的工作做法制度化,初步形成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

1.统筹部署、一体推进始终坚持把体育教育与文化教育同部署、同推进。先后多次召开座谈会、推进会,不断压实学校“体教融合”主阵地建设和责任人责任。指导学校将“体教融合”工作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学校体教融合领导小组,制定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特色体育建设实施方案。

2.统筹资源、协调推进教育部门单设体卫艺办公室,组建区域“体教融合”发展专家队伍,把优势教师资源、优质教学资源、成熟课堂模式进行整合、推广;积极借鉴兄弟县市典型做法,选派各学校校长、体育教师观摩学习,按照“一校一品”思路,充分调动一线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打造一批符合学习发展实际、资源整合利用率高的融合成果

3.坚持常赛,以赛促教。积极构建包括校内竞赛、校际联赛、区域选拔在内的青少年校园体育竞赛体系。2021年举办《红寺堡第二届“体教融合杯”青少年体育联赛》。为各校搭建了展示体育教学质量的平台,在社会层面,以参加体育类竞赛为平台,积极组队参加各级体育类竞赛,积极打造体育特色活动品牌。

4.完善评价、督导跟进用好专业指导、部门督查、督学跟进等督查评价力量,坚持用好过程性督导和反馈性督导,让真正懂体教融合的人来评价体教融合,不断促进校园体教融合工作深入开展。

(四)加强教师队伍,聚焦师资培育

1.扩容教师队伍。近年来,红寺堡区在招聘教师时,把体育教师补充纳入招聘计划之中,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现有专业体育教师96名。近三年招聘特岗教师中体育专业教师28名,2021年计划招聘4名事业编体育教师、2名特岗体育教师。为我区教育系统开展体教融合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师资力量。

2.提升专业能力依托体育教师名师工作室进行体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先后组织开展观摩课、公开课等活动更新体育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方法,激发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目前有足球人才工作室、篮球人才工作室和乒乓球人才工作室,随后将总结经验,成立田径人才工作室、羽毛球人才工作室以及民族运动项目人才工作室。每年组织开展体育教师、教练员、裁判员的培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快教师业务能力发展,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与训练水平。

(五)加大学校体育设施建设投放

按照《学校体育器材标准》配备学校体育设施,利用好校园体育公共设施对外开放资金,按照相关文件对学校体育设施维护和建设。向相关部门申请综合性室内场馆建设,目前我区的体育运动发展重点在室外,受天气、气温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学校的内室场馆只有第一中学有篮球馆和羽毛球馆,随后向相关部门申请建设学校综合性室内场馆。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工作关心,并希望在今后一如既往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

                                             2021929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