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议案提案
索引号
640303004/2021-00158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教育局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教育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09-22
名称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第29号提案答复的函(A类)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关于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五次会议第29号提案答复的函(A类)

张旭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关注和促进特殊教育稳步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红寺堡区特殊教育实施二期(2017-2020)提升计划以来,积极落实特殊教育各项政策措施,统筹推进,普特结合,尊重差异,多元发展,特殊教育以轻度残疾儿童随班就读为主,对重度残疾儿童实施送教上门。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我区义务教


育阶段共有残疾儿童人数337人,其中肢体残疾129人,智力残疾84人,视力残疾19人,听力残疾18人,语言残疾26人,精神残疾11人,多重残疾50人,随班就读214人,送教上门123人,残疾适龄少年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6.56%。

二、办理完成情况

1.强化分类管理,落实“一人一案”安置根据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少年的残疾程度、残疾类别建立一人一案,轻度残疾儿童能随班的尽量随班就读,重度残疾儿童没法到校随班就读的实施送教上门,同时有条件的部分残疾儿童在各级市县区特教学校就读或康复中心治疗,保障了残疾儿童全部接受义务教育。

2.加大特教“两头延伸”,提高残疾学生受教育程度加强残疾学生(幼儿)学前教育的入学人数和高中(中职)教育,目前,红寺堡区3-6岁残疾儿童54人,目前入园残疾儿童30人;高中阶段在读残疾学生24人;中职学校在读残疾学生2人。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大大提升,尤其是残疾幼儿入园率极大提升。

3.优化资源教室建设,逐步完善随班就读机制。5人以上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学校,均建立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目前已建成残疾儿童随班就读资源教室11所,通过实施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资源教室建设项目,完善了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实现了资源对接、优势互补,资源教室持续开放和使用,为残疾少年儿童提供了便利的学习条件,切实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质量,帮助残疾学生更好的融入社会。

4.建设特殊教育中心,推动特教事业发展。为了更好的推动红寺堡区特殊教育工作发展,满足特教学生的特教需要,提高特教工作水平,推动融合教育发展,为残疾儿童少年教育提供教育保障,红寺堡区特殊教育中心将在2021年底建成。

5.加强普特教教师内涵建设,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红寺堡区为了提高普校管理随班就读资源教室的教师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近两年参加省内外资源教师培训4期共26人次,经过业务培训,大大提高了普校资源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红寺堡区近几年共招聘特殊教育专业教师7人,促进特殊教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大大引领和带动了普校资源教师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升。

6.进行特教课程教学改革,推动融合教育发展。在普校随班就读的残疾儿童少年,以普教为主、以资源教室使用为辅相结合的融合教育,目前红寺堡区也正在积极探索适合残疾儿童教育和发展的教学模式、方法、课程改革、资源教室的有效利用。

7.加强特殊教育投入,保障资金落实到位落实“履职尽责、特教特办”原则,对每年中央下达支持特殊教育专项资金进行专项使用,用于随班就读、送教上门及资源教室建设,资金执行到位,为特殊教育提供资金保障。

8.成立特教专家委员会,指导评估特教工作。20205月成立了红寺堡区特殊教育专家委员会,部署落实特殊教育相关工作,为特殊教育康复训练、医学评估与鉴定、师资培训等提供了科学的咨询和引导服务,对适龄残疾少年儿童的身体状况、接受教育的能力和适应学校学习生活的基本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提出教育安置建议,为残疾儿童少年的矫治与康复、教育问题、入学安置提供咨询和个性化的指导。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1.特教师资薄弱,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特教专业教师缺乏,一些学校管理资源教室的教师、送教上门的教师,基本都是普教专业教师,仍缺乏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和业务素养,每个教师都有可能遇上随班就读学生,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是差异较大的两个领域,碰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2.专业培训不够,教师流动性大虽然自治区教育厅每年组织特殊教育业务培训,提高了普校从事特教工作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但是由于资源教室管理教师工作岗位的调整,送教上门教师经常调换,培训过有业务基础的教师多大没有管理资源教室,仍不能满足普校资源教室教学的需要。

3.资源教室利用率不高。目前红寺堡区都是普通教师管理学校的资源教室,虽然进行了特教业务培训,但业务知识和工作能力还是不够,再加上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这11所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利用率都不是很高。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及发展思路

我区将继续努力,推动融合教育发展,积极发展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融合,提升对特殊学生的了解、接纳与关怀。

1.扩大特教教师招聘,加大普教教师业务培训。将扩大特教教师的招聘,加大普教教师的特教业务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成为普教和特教的多面手,对送教上门等教学模式和资源教室利用进行研究,更好的服务特殊学生。

2.加强特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及疏导工作。力争为每位特殊学生配备成长导师,对特殊群体子女成长中存在的学习和生活问题,开展互帮互助,爱心奉献和一对一的帮教活动,

给予这些学生特殊关爱,增进其学习信心、促进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成绩。

3.落实特教工作教师津贴,倾斜特教工作教师职称评审。对管理资源教室的普教教师、送教上门的普教教师以及专门从事特教专业的特教教师,给予津贴补助;对于从事特教专业的普教教师和特教教师,在职称评审条件给予优惠,制定相应的评审标准。

4.发挥特殊教育中心主阵地作用。红寺堡区特殊教育中心在2022年投入使用,将容纳红寺堡区大部分适龄残疾学生,良好的特教环境,专业的特教教师,必然会发挥特殊教育中心特教的主阵地作用,提升特殊教育工作水平,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适龄残疾儿童的入学和教育问题,开展普特教的融合教育,创造适合残疾学生的教育平台和培育环境,突破性开展特殊教育工作,推动特殊教育事业质的发展。



                                        吴忠市红寺堡区教育局

                                            2021920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