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局承办人大建议5件,政协提案4件,现将办理进展情况公示如下:
一、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情况
(一)关于扶持黄花菜产业发展的议案(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号议案)A类。
为有效整合使用财政支农资金,通过政策性补贴、投融资支持,放大财政支农资金引导和杠杆作用,加快我区黄花菜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我局在《2017年特色种植业及肉牛产业扶持政策》的基础上,出台了《红寺堡区促进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政策扶持意见》,安排资金450万元重点对标准化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冷链物流销售环节进行扶持。代拟了《红寺堡区支持加快黄花菜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送审稿)》,待提交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下发实施。积极争取闽宁协作发展项目资金680万元,为我区种植黄花菜的建档立卡户每亩发放托盘40个。目前全区先后共培育黄花菜种植专业合作社16家,黄花菜经纪人5人。已注册了“兴茗萱”“立弘”两个品牌,今年又注册了“塞上阳光”红寺堡富硒黄花菜公共品牌,正在进行黄花菜绿色、无公害、有机和地理标志“三品一标”认证,预计年底认证工作全部到位。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签订4.5亿元集黄花菜品牌建设、加工、销售、科研等为一体的红寺堡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结束,待上会研究后开工建设。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宁夏吴忠(红寺堡)富硒黄花菜产业科技高峰论坛”上,红寺堡区被评为“中国富硒黄花菜明星产区”;在长沙召开的“首届中国乡村产业博览会”上,兴民村作为红寺堡区黄花菜产业第一村,被评选为“全国十佳乡村发展模式”,同时红寺堡富硒黄花菜获得“百种特色优质农产品”荣誉称号。
(二)关于解决黄花长廊前期建设费用的建议(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一号建议)A类。
谭兴玲区长、马金鑫区长多次召开协调会研究解决黄花长廊前期建设费用,由扶贫办整合涉农资金56万元解决了前期土地平整和渠系配套费用。2018年黄花菜管护费用共30万元(涉及6个村,每村5万元),由扶贫办整合涉农资金,正在进入项目库。
(三)关于扶持大河乡硒甜瓜产业发展的建议(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五号建议)A类。
针对农户资金短缺,无力扩建大拱棚的问题,2017年共整合资金600万元,对龙源村450座大拱棚进行全面改造并交付使用,为甜瓜种植户累计发放地膜1.8吨、棚膜30.5吨予以支持,进一步减轻了瓜农投入成本。同时大力扶持红寺堡区彦瑞甜瓜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进行“三品一标”认证,目前已注册“甜四方”商标1个,提升了产品附加值。
(四)关于推进乌沙塘设施农业提质增效的建议(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七号建议)A类。
针对乌沙塘设施园区现有温棚破损不能发挥作用的问题,2018年共整合资金900万元,改造日光温室375座,其中沙草墩加固改造44座,乌沙塘村路北需要配套卷帘机167套;路南164座,后屋面保温164座,增设卷帘机33套,加密拱架673根,每棚增加3800mm高混凝土立柱3280根。目前相关工程已全部完成,待审计决算后拨付项目资金。
(五)关于建立乡镇农经站的建议(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第七号建议)C类。
我局目前没有乡镇农经站的编制,待全区机构改革完成后与区市委编办对接解决。
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
(一)关于出台红寺堡区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及死亡、流产补偿办法的建议(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第十号提案)A类。
为了加强动物防疫工作,提高重大动物疫病动物免疫质量,保障养殖户切身利益,我局代拟了《红寺堡区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死亡、流产补助暂行办法》,已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下发实施。《办法》对因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及死亡、流产的畜禽补偿标准做了规定:
猪:流产100元/头;体重25公斤以下400元/头;体重25-75公斤700元/头;体重75公斤以上1200元/头;能繁母猪1500元/头,妊娠母猪2000元/头,种公猪2500元/头。
羊:流产100元/只;体重10公斤以下200元/只; 体重10-50公斤400元/只;体重50公斤以上800元/只。
牛:流产3000元/头;体重 50公斤以下4000元/头;体重50-200公斤6000元/头;体重200公斤以上8000元/头。
鸡:育雏、育成鸡每只5元,成年鸡每只30元;
鸭:育雏、育成鸭每只8元,成年鸭每只30元;
鸽等小型家禽参照鸡的补助标准执行,鹅等其他家禽参照鸭的补助标准执行。
(二)关于农机监理站迁出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议(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第十一号提案)A类。
针对农机监理站在政务服务中心办公不便且安全隐患较大的问题,我局积极与政务服务中心协商,目前已搬迁至原农牧局办公楼(六盘山路221号)办公。
(三)关于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第二十六号提案)A类。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方面,2018年秸秆回收面积23.9万亩(红寺堡镇7.7万亩,太阳山镇2.8万亩,柳泉乡4.4万亩,大河乡4.4万亩,新庄集乡5.3万亩),根茬还田率达到100%。通过青贮、黄贮、生物发电、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方式,完成饲草加工调制总量10万吨(全株玉米青贮6万吨,黄贮4万吨),秸秆回收利用率达100%。今春我区覆膜面积5000亩,发放地膜使用量44吨,按要求已完成残膜回收37.4吨,残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5%。指导辖区25家规模养殖场和5家规模以下养殖场建设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
(四)关于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中产业扶贫相关规划工作的提案(政协红寺堡区委员会三届二次会议第三十二号提案)C类。
红寺堡区作为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区情较为特殊,自发移民及生态移民宅基地面积大小不一,对庭院规划规格不统一,我局主要职能只能对棚圈建设进行技术指导,对于棚圈建设的选址不能做硬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