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55/2022-00032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统计局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统计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2-01-20
名称
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项目带动成效彰显
投资增速由负转正 项目带动成效彰显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统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国家、自治区和吴忠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各相关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全力以赴稳投资,促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运行特点

1-12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1%增速全区1.9个百分点,低于吴忠市3.9个百分点相比1-11月份增长4.7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1.5%,高于全区8.4个百分点,低于吴忠市0.5个百分点。

(一)从产业结构看,三次产业投资第一产业投资是去年同期投资的16.6倍,占比1.6%拉固定资产投资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18.1%占比59.4%拉固定资产投资13.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65.8%占比39.0%,上拉固定资产投资16.1个百分点

)从经济类型看,民间支撑有力占据半壁江山。民间投资增长16.0%占比56.8%,上拉投资增长8.1个百分点充分发挥了投资稳定器的关键作用国有投资下降8.2%43.2%拉投资增长4个百分点

)从投资规模看,5000下及房地产项目增势强劲。在库5000万以项目144个,较去年增加30;在库房地产项目19个,较去年增加10个,扬黄路、二污二期、弘德希望小学、燕然华府、玖丰梧桐苑、金水名都AC项目的强劲拉动下,全年完成投资21.97亿元,占比26.2%增长101.2%增速高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97.1个百分点,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7个百分点确保了投资的由负转正

)房地产开发投资销售双增1-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9%1-11下降4.2个百分点,去年提高70.8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面积为23.02万平方米,增长87.4%1-11下降5.9个百分点去年同期提高74.2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稳步增长

二、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投资支撑力度不强。1-12月,工业投资下降18.1%,下拉投资13.5个百分点。制造业投资增长4.3%,较上月增长12.8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投资下降35.0%,较上月扩大1.3个百分点。

(二)投资实现“开门红”乏力。2021年一季度投资完成13.37亿元,增长21.5%;按照10%的增长速度计算,今年一季度需完成投资14.71亿元,其中:红寺堡区本级需完成投资5.81亿元,太阳山需完成投资8.9亿元。2021年一季度有大唐一期、二期、太阳山100MW光伏复合发电、太阳山光伏电站100MWp复合发电等亿元以上大项目的支撑,拉动投资高速增长,而今年一季度目前在库项目中暂无投资额度大的新能源项目支撑,投资完成10%的预期增长目标压力较大,需要各部门共同发力。

(三)新能源投资持续下滑,投资结构亟待优化。因去年新能源投资基数高,新能源投资从年头开始持续下滑,随着一批新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新入库的新能源项目少,致使我区新能源投资始终处于负增长状态。在投资基数逐步加大的情况下,我区投资增长主要依靠三产和房地产拉动,后续发展潜力不足,对实体经济发展贡献不大。

三、建议

(一)持续优化工业投资结构,不断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围绕示范区创建和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为契机,培育新的增长点,持续发挥我区特色产业优势。二要大力提升传统支柱产业改进升级,加大宣传,引导企业重视技术改造工作并不断加大对企业技改的经费投入。

精心谋划项目,夯实投资增长基础一是建议发改部门尽快召开投资调度会议,按照一季度投资10%的增长目标任务细化措施,提前着手,同时对存量投资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建议发改、相关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统筹,对于能整合批复的项目尽量整合,确保达到500万元的入统标准;对于2022年谋划的项目,需提前着手,积极做好招投标、施工等前期准备工作,争取年初开工建设入统。三是建议发改、工信部门做好卧龙电气、三峡新能源、嘉寓等投资过亿元项目的协调对接,督促企业利用冬闲时间抓紧开展设备采购,利用有利条件,进行设备安装,形成更多实物量,为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奠定基础。

(三)依托新能源资源开发与制造业发展激励机制,努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一是建议发改、工信部门要督促湘投、中车等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争取8月底前投产。积极发展光伏制氢、新材料产业,将红寺堡区新能源装备制造示范园打造成自治区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重要模块。二是引进投资能力较强、科技含量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新能源研发制造企业到我区投资发展,促进清洁能源产业强链、补链、延链三是建立新能源资源开发与清洁能源产业融合发展利益共享机制,探索风光资源开发与农业、交通、旅游、生态修复等融合发展新路径,打造一批“光伏+”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实现清洁能源产业一体化发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