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01/2018-23596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5-18
名称
红寺堡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红寺堡区城乡居民收入显著增长 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红寺堡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坚持“培育产业、调整结构、关注民生、维护稳定”为主线,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服务业多元化“三化进程”,多元化多层次促进红寺堡区城乡居民增收。

  一、区划不断扩大,收入翻倍增加

  2009年9月正式成立吴忠市红寺堡区,总面积1999.12平方公里,管辖2镇2乡,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5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81元。今天的红寺堡区行政区域是由同心县原新庄集乡、韦州镇北部、石炭沟乡、中宁县东部、吴忠市利通区南部、盐池县西部等地经多次划归而成,辖2镇3乡64个行政村、5个社区,总面积2767平方公里,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98元,是2010年的2.0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6元,是2010年的2.6倍。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居民消费观念日渐转变,由生产资料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稳步转变,消费水平进入了一个由温饱向总体小康过渡的新阶段。

  二、城乡居民收入特点

  (一)城镇居民收入特点

      红寺堡区自成立以来,短短八年的时间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翻倍,年均增长10.1%。

  表1 2009年以来红寺堡区城镇居民收入情况

  单位:元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全年可支配

  10354

  12581

  13719

  15439

  16489

  17875

  19412

  21198

收入

  ㈠工资性收入

   

  6464

  8976

  12200

  11788

  12839

  14076

  15872

  ㈡经营净收入

   

  4852

  4526

  4024

  4120

  4352

  4461

  4365

  ㈢财产净收入

   

  426

  253

  62

  276

  330

  442

  462

  ㈣转移净收入

   

  839

  603

  332

  305

  355

  433

  499

  1.2010年-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高速增长阶段

  

  1  城镇居民收入与增长情况

  2013年红寺堡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39元,较2010年增加5085元,年均增长13.5%这四年,是红寺堡区加快发展、攻坚克难、奋进崛起的四年,也是红寺堡区站在新起点、谋划新蓝图、取得新进展的年。

  2.2014年-2017年:城镇居民收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见图1)

  2017年红寺堡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98元,较2014年增加4709元,年均增长8.2%。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15872元,较2014年增加4084元,增长23.0%,经营净收入4365元,较2014年增加245元,增长5.9%,人均财产净收入462元,较2014年增加186元,增长67.4%,人均转移净收入499元,较2014年增加194元,增长63.6%。

  (二)红寺堡区农村居民收入特点 

  2  2009年以来红寺堡区农村住户收入情况

  单位:元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全年可支配收入

  2981

  3443

  4028

  4616

  5305

  5837

  6408

  7081

  7896

工资性收入

   

   

  2456

  2850

  3285

  3448

  3733

  4029

  4496

经营净收入

   

   

  1258

  1460

  1642

  1756

  1938

  2026

  2223

财产净收入

   

   

  85

  33

  40

  -12

  12

  14

  16

  转移净收入

   

   

  229

  272

  337

  645

  725

  1012

  1161

  1.2009年-2014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放缓,逐渐进入新常态增长阶段

  

  2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增长情况

  2014年红寺堡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7元,较2009年增加2856元,年均增长14.2%。这五年,红寺堡区狠抓结构调整不放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社会事业欣欣向荣。

  1坚定不移地实施“统筹城乡发展工程”,促进当地富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2014年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448元,较2011年增加991元,年均增长10.7%。一是扎实推进“大县城”建设,大面积拉动城镇居民及周围农民就业二是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带动本地农民工务工收入增加二是着力抓好科技和人才工作,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三是扎实开展“自治区农业科技示范县”创建活动和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生态移民技能培训工程以自治区实施“塞上英才”工程和“国内引才312计划”为契机,启动科技研发、教育实训、产业开发、社会实践和技术咨询等“人才培养工程”,推动经济与科技相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实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

  2坚定不移地实施“农业增效工程”,拉动农民经营净收入。2014年农村人均经营净收入1756元,较2011年增加498元,年均增长11.2%。一是加快推进设施农业基地化建设。加“节水、高效、优质、生态”现代农业发展继续巩固提升现代林果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日光温室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抓好小拱棚示范基地建设。按照“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采取租赁、转包的方式,规模流转土地1万亩,带动新建6个千亩露地蔬菜基地,全区发展设施农业2.5万亩订单农业1.5万亩发展设施农业12.9万亩,亩均收入万元以上,是当时相比较效益最高、农民增收最快的朝阳产业。二是加快推进葡萄产业标准化生产。紧抓自治区发展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长廊的机遇,规划建设“一园一城两镇”葡萄产业基地。打造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体现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的葡萄产业园区采取“整村推进”和“企业带动、大户联动”的模式,2013年底总规模11.6万亩,亩均收入达5000元左右,使得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明显增加

  3坚定不移地实施“社会事业繁荣工程”,建立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抢抓人才培养,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大幅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2014年农民人均转移净收入645元,是2011年的2.8倍。这四年,红寺堡区着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为重点,抓好统筹城乡居民“两险”和生态移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全面实施“社会保障卡”和“一档多制”管理制度,扎实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不断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争取老年活动中心立项建设,逐步健全和完善基层社保网络。推行重度残疾人津贴、高龄津贴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残有所依”和“老有所养”的社会保障体系

  2.2015年-2017年: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回暖(见图2)

  2017年红寺堡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96元,较2015年增加1488元,年均增长10.6%。这三年,红寺堡区坚持以“脱贫攻坚,增收富民”为主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民增收。

  (1)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三年来,红寺堡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3733元增加到4496元,增加了762元,年均增长9.1%,对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1.2%,在红寺堡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列第一。五年来工程项目较多,其中水利工程、小城镇(小集市)建设、高速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投资、农村公路建设用工数量持续增加,本地打零工的人数增多,务工时间加长,拉动本地农民务工收入。用于企业种植葡萄、枸杞、黄花菜、中药材等,锄草、放水等管护工作用工量较大,有效解决本地农民工闲置问题。

  2)家庭经营收入齐增,占据可支配收入主力。2017年由于粮食价格和特色经济作物价格稳中有增,畜产品明显上涨,农民从一产获得的收益实现了较高增长。三年来,红寺堡区农民家庭经营净收入由1938元增加为2223元,其中一产净收入从1692元增加为1895元,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6.4降为24.0%,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13.6%;三产由229元增长为314元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由3.6%上升为4.0%,对全年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增加。

  3)收入来源日益丰富,收入结构不断优化。2015年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58.3%、30.2%、0.2%、11.3%,2017年四项收入比重为56.9%、28.2%、0.2%、14.7%,转移性净收入增长60.1倍。三年来,红寺堡区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出台“33211”健康扶贫保障体系;基础母羊、基础母牛、见犊补母、禁牧还草等补贴发放到位;2015年以来红寺堡区“3+X”产业成效显著,各项产业补贴政策为农民转移性收入推波助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