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01/2018-05881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吴忠市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2-11
名称
2017年红寺堡区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7年红寺堡区畜牧业生产形势分析

  2017年,红寺堡区委、区政府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坚持“脱贫攻坚、增收富民”工作总基调,突出项目带动,推动红寺堡区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推进红寺堡区畜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畜牧业生产发展特点

  据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畜禽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畜禽监测调查“四大主体”存栏呈现两增两略降的趋势,生猪、牛、羊、家禽出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肉、蛋、奶产量再创新高,分别为10662吨、721吨、625吨,同比增长20.5%、12.6%和38.3%。红寺堡区畜牧业生产在脱贫攻坚产业助力下迈上新台阶。

  (一)生猪养殖平稳增长。2017年红寺堡区生猪存栏8305头,同比增长5%;出栏11820头,同比增长6%;猪肉产量922吨,同比增长6.70%。红寺堡区生猪养殖规模较小,大多以农户散养自产自用为主,中小型养殖场为辅,还没有形成特定的产业链条,销售渠道单一。今年猪肉价格回升,利润空间加大,养殖户养殖意愿增强,生猪养殖数量平稳增长。

  (二)肉牛养殖势头猛进。2017年红寺堡区牛存栏32055头,同比增长18.1%;出栏26925头,同比增长19.1%;牛肉产量4099吨,同比增长19.70%;牛奶产量625吨,同比增长38.30%。近几年,牛生产形势大好。以壹加壹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带动养殖合作社和农户发展肉牛养殖,开创了新型肉牛产业扶持模式。政策措施得力,利润空间大,养殖户养殖意愿增强。

  (三)肉羊养殖效益回升有力。羊存栏311265只,同比下降2.2%,羊出栏312867只,同比增长25.6%;羊肉产量5310吨,同比增长25.30%。在经历了养殖持续低迷的困难期之后,今年羊肉价格大幅上涨,养殖户出栏积极性高,羊存栏下降,出栏大幅上涨。

  (四)家禽养殖模式发生转变。家禽存栏99114只,同比下降2.1%;家禽出栏171411只,同比增长4.2%;禽肉产量331吨,同比增长3.20%;禽蛋产量721吨,同比增长12.60%。后半年禽蛋价格涨幅喜人,一季度鸡蛋价格8元/公斤,目前鸡蛋价格11元/公斤,涨幅37.5%。受生活、生产习惯性养殖因素的影响,家禽养殖有回归传统家庭养殖模式的趋势。与此同时,农家乐和各大饭店对散养土鸡十分青睐,需求量加大,平均一只土鸡出售价格为100元。相较之下,规模养殖场的禽肉禽蛋价格略低。

  二、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有利因素分析

  (一)各项补贴及时出台,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2017年红寺堡区制定了《红寺堡区2017年特色种植业及肉牛产业扶持政策措施》。一是“见犊补母”补贴政策。以西门塔尔、安格斯为主,利木赞、夏洛莱、秦川、荷斯坦牛等为补充的基础母牛,农户养殖3头及以上基础母牛,每产一头母牛,除享受自治区、吴忠市财政补助外、红寺堡财政再补助300元/头,补助标准每头达800元。二是青贮、黄贮补贴。对建设标准化青贮池且收贮以桂青贮1号、屯玉168为主导品种的全株青贮玉米或黄贮玉米秸秆的农户由红寺堡区财政给予补贴。对收贮数量达到(20-50)吨的农户给予1000元补贴;对收贮数量达到(51-100)吨的农户给予2000元补贴;对收贮数量达到100吨以上的农户给予3000元补贴。三是针对“一乡一业”特色产业除享受国家、自治区及吴忠市政策扶持外,红寺堡区财政对2017年新增特色种植业,分三年按照3:1:1的方式即每亩300元、100元、1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给予种植饲草料的农户更多优惠。

  (二)引进项目破解养殖难题,担保贴息解决后顾之忧。中烟飞地肉牛养殖项目借助5000万元帮扶资金,分期建设养殖规模2万头的飞地肉牛养殖园区,由红寺堡区设立政府担保基金,引入宁夏壹加壹公司肉牛养殖模式,支持贫困户发展产业及养殖户购牛补贴或贴息。农户加入中烟飞地肉牛养殖项目,只需贷款5万元投入到宁夏壹加壹公司,参与三种肉牛养殖模式,并与公司签订肉牛养殖托管协议,由农牧部门负责肉牛养殖过程监管,宁夏壹加壹公司替农户偿还本息,并按农户委托协议内容分给农户应得利益。

  (三)严把流通关,畜禽防疫力度大,养殖风险最小化。前一阶段全区范围内爆发羊布鲁杆菌病,形势严峻,各市县有不同程度的人和羊共同感染的案例。据调查,红寺堡区无布鲁杆菌病,这得益于优秀的防疫制度及传染源的有效控制。红寺堡区农牧局针对畜禽不同畜种每年免费防疫2-4次,并且不定期地对养殖户进行防疫培训和专项指导。其中天繁肉羊养殖有限公司通过其独特的检验技术对所有购进的羊只进行隔离防疫检测,通过检验后才能进入养殖场,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疾病传染源。严把畜种流通关,控制因病死亡率,降低养殖风险。

  三、当前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殖补贴结构需优化,弥补其他畜种无政策补贴的空白。红寺堡区特色养殖补贴仅覆盖牛羊两个畜种,生猪和家禽没有相应的补贴政策,养殖户在养殖困难期时没有政策保障,很容易退出养殖行业。应该加强企业与养殖户的合作,降低政策补贴门槛,扩大政策覆盖面,让更多达到规定规模的养殖户得到扶持,增强养殖信心。因此,养殖补贴结构需进一步优化完善,确保各畜种的发展齐头并进。

  (二)养殖资金缺乏,饲草料价格波动较大,制约养殖业发展。一方面,资金匮乏一直是困扰中小型和普通养殖户的头等难题,没有资金支持,养殖规模就不能扩大,难以实现利润最大化。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新的贷款模式,助力广大农户发展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另一方面,饲料价格也是影响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常年干旱少雨,导致农户种植饲草意愿不强烈,饲草留床面积较小,同时精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农户养殖费用偏高,所以加大补贴力度,鼓励饲草种植势在必行。

  (三)没有形成“一条龙”式产业链,缺乏必要保障机制。目前普通养殖户的养殖销售模式落后,即使有好的畜禽产品也难以推广出去,只能就近销售,利润空间有限,很大程度上削减了养殖户的积极性。因此,扩宽销售渠道,创新销售模式,打造独具品牌特色的集繁育、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格局尤为重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