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建立红寺堡区目标任务督查机制的通知》(红党办综〔2020〕29号)文件要求,我局对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耕地保有量、“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等6项指标进行了梳理,现就1-8月份指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森林覆盖率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15.8%。2019年森林覆盖率为10.35%,完成率为65.51%,与2018年相比增长0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0.37%。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1-8月份预计实现程度为65.57%。一是扎实推进国土绿化任务。截至8月底,共完成绿化任务5.7万亩,其中:在鲁家窑、大河乡乌沙塘和龙兴村种植以文冠果为主的生态经济林1.7万亩;实施弘德工业园区道路防护林退化乔木补植补造0.05万亩,退化灌木林补植补造0.95万亩;完成封山育林1万亩,灌木林种植0.5万亩,未成林补植补造0.3万亩,退化草原生态修复1.2万亩。组织完成干部职工义务植树2.5万株。二是加强林木管护。按照宽幅林带承包管护、外围分片管护和乡村生态护林员巡护措施,持续加强森林草原资源管理,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完成城区0.81万亩绿地和外围高速公路、城北综合区、绿色通道等3万亩林地统一修枝抚育、割灌除草和灌水。全面完成了2019年第二批、2020年第一批森林抚育5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2.05万亩,补植树木13.86万株;完成酸枣梁绿化300亩,马渠21度坡地旱作造林选种实验50亩,植树2.2万株,在酸枣梁进行本土旱生植物驯化育苗实验30亩的中期管理。三是加大禁牧封育力度。对荒漠低山丘陵灌木林区加大力度管控封山禁牧,确保灌木林不被破坏,减缓林木退化程度。坚持每周2-3天全域巡查督查和非常时期全天督查。截至8月底,共出动车辆135余次,发布督查通报10期,共查处偷牧行为156起,其中:罚款97起44566元,问责3人,拆除野外非法私搭羊圈360多个。四是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严把森林红线,严禁非法征占用林地。对管护的95万亩森林资源开展了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监测预报等。五是增加科学造林理念,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现代造林工作之中,对造林难以成活的地块,采取容器苗,保水剂、客土(换填种植土)、敷沙、敷膜等方式,确保一次性成林。
(二)存在问题。灌木林工程(播种)、未成林补植补造工程、退化林改造工程已于8月初有效降雨后完成柠条种植。目前,出苗率较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紧盯全年造林任务,做好国土绿化任务复查和初验工作。继续推进林木管护、城区绿地分片管护和工程项目巡护措施,切实提高管护效率和林木保存率。
二、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56%。2019年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达52%,完成率为92.90%,与2018年相比,增长0.26个百分点。2020年继续巩固,确保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稳定在52%。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从目前调查看(非正式调查),1-8月份实现程度为93.07%。一是不断加强禁牧封育工作,降低大旱之年因偷牧对草原植被监测的影响。同时,严格草原征占用审批,加强对各类建设工程的监管,减少对林草的破坏,坚决杜绝未批先建、未征先建。二是加强与上级主管单位联系,除国家监测点外,调整了11个自治区级(含本级)监测点,监测数据基本能达到52%。三是1.2万亩草原修复、10万亩有害生物防治在8月底前全面完成。四是2座草原防火监测系统已完成前期工作,将在8月底开工建设,10月底前调试完成并投入运行。
(二)存在问题。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难以实现。针对2020年底草原植被综合覆盖度实现程度≧56%,该数值为2019年宁夏草原植被综合盖度平均值,在今年特干旱之年,红寺堡区难以实现,已于与宁夏中部各县区向自治区草原站进行了对接,要求他们向自治区反映情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定期开展巡查,做好林草有害生物监测防治。加大禁牧督查,对破坏林草湿地资源违法行为发现一起,移交一起,最大限度降低林草资源损坏。二是持续规范草原征占用审批,杜绝未批先建。三是完成“十四五”期18万亩草原修复治理、40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2.24万亩湿地保护修复、1个湿地公园的项目立项申报工作,以项目带动保护管理。四是进一步加强与自治区林草局对接,合理处理草原综合盖度事宜。五是做好2020年生态护林员选聘前期工作,强化教育培训,提升管护水平。
三、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38%。2019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为30.93%,与2018年相比增长0个百分点。预计2020年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8%。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加快实施城区景观绿化改造工程。对罗山路、文化街、宝源大地酒庄西侧坡面、罗山路(定武高速收费站处)坡面等主干道路及景观节点进行提质增景改造,完成绿化300亩,改造提升街头游园12处。目前正在开展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清查,已完成总面积的10%。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于10月底前完成城市新增绿地以及小区、校区建设新增绿地清查。二是对新建项目绿地率从严把关,要求达到设计标准。三是严格控制城市建设破坏和占用绿地。
四、耕地保有量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0.1748亿亩。2019年实现程度为100%,与2018年相比增长0个百分点。2020年继续巩固,确保耕地保有量保持在59.85万亩以上,实现程度达100%。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预计1-8月份实现程度为100%。一是已完成红寺堡区2018年和2020年4个土地开发整理(耕地占补平衡)项目进行了市级验收和区厅复核,预计新增耕地1.2万亩。为满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一定数量设施农用地现状,积极和各乡(镇)、企业对接,在设施农用地选址上尽量避开耕地,有效利用村庄内建设用地和周边国有未利用地,截至8月底,共完善黄花菜枸杞晾晒场等设施农用地手续9宗,共154亩。缓解了农产品晾晒等问题。二是按照区厅要求,正在开展第二、三期5466个耕地减少图斑进行实地核查后,按时进行整改销号。
(二)存在问题。耕地保护是一项常态化工作,需要大力宣传耕地保护的意义,因耕地保护专项资金少,专职工作人员少,导致耕地保护巡查工作滞后,群众占用耕地建房现象尤为突出,对耕地保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待市级下达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责任书后,抓紧与乡(镇)、村级签订目标责任书。二是积极与审计局对接乡(镇)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三是严格控制建设用地和设施农用地占用耕地数量,确保耕地保有量在59.85万亩以上。
五、“十三五”以来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规模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55万亩。2019年实现程度为100%,与2018年相比增长0个百分点。2020年将继续巩固,确保年底实现程度为100%。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预计1-8月份实现程度为100%。一是科学有效编制2020年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并按照计划组织实施建设用地报批。二是积极主动对接用地单位,确保建设项目用地保障。截至8月底,已按照土地年度利用计划完成12个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共计14.8151公顷;正在组件报批项目7个,共计52.8370公顷。上述项目全部按照2020年土地利用计划执行,未突破下达建设用地指标。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严格用途管制,做好农用地专用审批工作。二是合理选址布局,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三是严格执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突破下达指标。
六、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2010年不变价)落实情况
目标值为≦92公顷/亿元。截至2019年红寺堡区建设用地总面积为14310.234公顷,2019年红寺堡区GDP为62.91亿元,以2010年不变价为40.0104亿元。2019年红寺堡区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为357.66公顷/亿元,实现程度为25.72%,与2018年相比增长10.96个百分点。
(一)目标值完成情况及主要做法。预计1-8月份实现程度为100%。经对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红寺堡区2019年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制表位377(公顷/亿元),截至8月底,预计实现值为317.7(公顷/亿元),与2019年相比实现程度为100%。一是保障建设用地供应。截至8月底,共供应建设用地138宗,面积233.6487公顷,共收缴土地出让金3615.9744万元。其中挂牌出让宗地6宗,面积6.454公顷,收缴土地出让金1857.67万元,协议出让1宗(原法院),面积0.6773公顷,土地出让金508.2188万元,划拨宗地25宗,面积218.2221公顷,处理遗留问题宗地106宗,面积8.2953公顷,补收土地出让金1250.0856万元。在补收土地出让金,规范土地手续的同时,创造一定的税收;二是消化供应批而未供建设用地。截至8月底,共消化批而未供建设用地26.0182公顷,其中包括红寺堡区第六幼儿园0.95公顷,红寺堡产业园绿化用地7.70公顷,红寺堡区委党校2.6111公顷,红寺堡区第七小学3.037公顷,红寺堡区疾控中心实验室0.3001公顷,绿化用地11.42公顷;三是调剂使用批而未供建设用地。将红寺堡产业园8.82公顷批而未供建设用地调剂使用,消化批而未供建设用地的同时,减少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确保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四是主动对接现有工业用地转型升级。针对红寺堡城东工业园区现有工业用地,目前正在积极对接用地企业,结合企业自身情况,招商引商合作开发,实现转型升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二)存在问题。一是批而未供土地面积大。红寺堡区2010-2017年度批而未供面积较大,大部分集中在工业园区。受政策变动影响,企业资金压力大,部分项目无法落地,建设用地无法供应,导致批而未供建设用地面积较大。二是土地使用效率低。项目投资建设容积率未达到规划设计条件要求,土地空间未得到充分利用,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投资强度不够,部分企业在招商时处于行业高速发展时期,但受国家政策、经济下行压力及企业建设资金短缺等因素的影响,行业整体处于下滑期,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无力按照合同约定建设或建设投产后经济效益负盈利。三是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生产总值偏低。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着力盘活存量建设用地。严格执行闲置土地处置规定,加快闲置土地的调查、认定、公示和处置;鼓励对现有工业用地追加投资、转型改造,提高土地利用强度;全面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盘活利用存量建设用地。二是消化批而未供土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落实增存挂钩机制,促进批而未供土地消化利用,对无用地计划的建设用地,报请自治区人民政府撤回批复文件,变回原地类;对新上项目用地,根据用地需求,若需报批新增,可调整使用的批而未供土地,减少新增建设用地。三是加快产业发展,提高居民收入。大力发展种植、养殖、加工业,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大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确保每户有1-2名产业工人。做大做强二三产业,利用红寺堡交通便利的有利优势,发展服务业。加大工业项目投资,提高产品品质和质量,促进产品的市场占有量。大力发展以草蓄、枸杞、葡萄和黄花菜为主导产业,建立完善农村产业融合方式,着力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红寺堡区农村经济发展。
吴忠市红寺堡区自然资源局
2020年8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