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塔水村白塔水组,坐落着三座天然池塘,每座池塘面积约30亩,最深处超过3米。这些池塘不仅是村庄生态景观的一部分,也是村民日常休闲的重要场所。然而,长期以来,池塘周边的安全保障与环境维护问题,却成了村民们心中的牵挂。尽管池塘四周已用铁丝网进行隔离,起到了基础的防护作用,但关键的安全救生设备却一直处于缺失状态。一旦有村民尤其是孩童不慎靠近池塘边缘发生意外,缺乏专业救生工具的现状,将给救援工作带来极大阻碍,潜藏着严重的安全风险,也让村民们时刻提着 “心”。
民生需求在哪里,帮扶行动就跟进到哪里。为切实筑牢乡村安全防线,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红寺堡区应急管理局在深入了解白塔水村实际情况后,结合近期正在开展的 “为民办实事” 活动,迅速制定帮扶方案,并于 8 月 28 日将温暖与安全送到了村民身边。
当天,应急管理局为三座池塘精心配备了6套应急救生设备,每套设备包含救生圈、救生绳、救生杆等专业工具,且均放置在池塘周边显眼且易于取用的位置,确保在突发险情时能第一时间派上用场。这一举措,有效提升了白塔水村应对水上突发险情的物资保障能力,为村民的生命安全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护墙”。
除了安全隐患,池塘中大量生长的水草也一直困扰着村民。不断繁衍的水草,不仅影响了池塘的水质与美观,更成为了蚊虫滋生的 “温床”,大大增加了疾病传播的风险,给村民的健康生活带来威胁。在解决安全隐患的同时,红寺堡区应急管理局同步谋划环境改善方案——为白塔水村赠送了价值 3000 余元的鱼苗,涵盖草鱼、鲢鱼等多个品种。这些鱼苗投放至池塘后,将以水草为食,通过生态治理的方式,有效控制水草的生长速度,减少蚊虫滋生,改善池塘生态环境,实现 “以鱼控草、以鱼净水” 的良性循环。
红寺堡区应急管理局这一系列兼顾安全与生态的暖心帮扶举措,精准解决了白塔水村村民的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村民们的热烈欢迎与高度认可。村民们纷纷表示:“应急管理局真是为我们办了实事、办了好事!有了救生设备,我们在池塘边活动更安心了;投放了鱼苗,以后池塘环境会越来越好,蚊子也能少很多,太感谢了!” 未来,随着帮扶举措的持续落地见效,白塔水村的居住环境将更加安全、宜居,村民的幸福感与安全感也将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