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崇文重教的乡风,黄羊滩村精心开展“崇文重教,立德树人”主题活动,以多元形式凝聚共识,用真挚举措温暖人心,为村庄播下了重视教育、培育人才的希望种子。
活动现场汇聚了乡包村领导、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队,以及受表彰的23名准大学生和他们的家长,即将踏入大学校园的学子,正是村庄教育成果的鲜活注脚。驻村第一书记孙建军用“村里张叔帮李婶收庄稼”式的家常话,搭配身边民族团结的真实案例,把“是一家”的道理讲得透彻:“就像村里春耕时各家凑农具、秋收时邻里搭把手,大家庭里各民族心齐了,日子才能像地里的麦子一样,一茬比一茬旺。”村民们听得入神,眼神里渐渐漾起对“团结共发展”的真切认同。
学生代表的发言成了活动的“暖心高潮”。几位学子捧着话筒,把成长里的故事娓娓道来:有挑灯夜读时母亲悄悄热的牛奶,有遇到难题时老师反复画的草稿,还有村委会给孩子们送学习用品的暖心事。“是家乡的托举让我们能往前闯”,一句句带着乡音的感恩,既有对师长亲友的惦念,也藏着“学成回来建家乡”的志气,话音未落,台下的掌声就跟着响了起来,不少家长悄悄红了眼眶。
家长代表站起身时,手里还攥着皱巴巴的发言稿——那是夜里在灯下一笔一划写的。“没啥大道理,就是陪着娃写作业时,咱不玩手机;娃犯迷糊时,咱先想想自己有没有做好样子。”朴实的话里,是无数个深夜陪读的寻常夜晚,也是家长们对“教育”最实在的理解。
“爱国爱家,孝老爱亲……”清脆的诵读声突然响起,23名学生并肩站成一排,齐声念起黄羊滩村的《村规民约》。没有刻意的激昂,却字字扎实——“诚信守法”是他们对自己的提醒,“勤劳致富”是他们对家乡的承诺,朗朗声里,能看见新一代黄羊滩村青年的规矩意识,更能摸到他们想让家乡变好的热乎心。
活动收尾时,村委会成员捧着崭新的行李箱走了过来,每个箱子都代表了祝福,“此去前程似锦,常念家乡月明”。学生们接过箱子时,指尖碰到箱体的温热,也触到了村委会的心意——这不是简单的礼物,是“读书有用”的肯定,是“家乡等你”的牵挂。有学生红着眼笑:“叔,等我放假回来,给村里娃讲大学的事!”
一场活动落幕,留下的影响却在悄悄生长。黄羊滩村的这场“崇文重教”主题活动,就像往平静的池塘里投了颗石子,涟漪一圈圈荡开:有村民开始琢磨“咋陪娃读书”,有孩子把“考大学”写进了日记,更有人念叨着“咱村以后肯定能出更多有出息的娃”。这股由教育点燃的内生动力,正慢慢变成乡村文化振兴的后劲,让黄羊滩村的日子,朝着更亮堂的方向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