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吴忠市红寺堡区新庄集乡白墩村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模式,将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构建乡村产业发展新格局,增强号召力、带动凝聚力、提高战斗力,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走好乡村振兴“赶考路”。
绿树成荫的文化广场、干净敞亮的水泥道路、拙朴鲜艳的墙体绘画、遍布房前屋后的花草树木……走进白墩村,一幅美丽乡村的多彩画卷映入眼帘。“现在,我们村修了广场,柏油路也修到了家门口,村上还有‘老年饭桌’,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村民李树本说。
这些喜人的变化,得益于白墩村将人居环境整治与村内网格化管理相结合,分片管理,责任到人,形成了齐抓共管的管理模式,打造人居环境整治新格局。同时,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引导全村群众投身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除了生活环境的改善,群众也迫切需要提升生活品质。过去,白墩村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产业薄弱,群众增收渠道单一。面对发展困境,白墩村立足村情实际,调整思路、精准施策,依托村办的专业合作社,有效整合村级土地资源,盖冷库、建大棚,发展苹果、西瓜等特色产业,真正做到了“擦亮一张名片,兴旺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
“我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能人带领致富’的理念,把抓好村党组织带头人和致富带头人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关键点,结合本村实际引进龙头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发展西瓜、苹果和劳务等产业,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把我村建设成产业兴旺、环境优美、村民富裕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白墩村党支部书记何建军说。
现如今,村里不但硬件越来越好,处处有景,产业发展也有声有色。通过创新发展路径激活村集体经济,实现党建与产业同频共振,为乡村振兴“赋能添翼”。“下一步,白墩村将充分发挥‘两个带头人’工程作用,一是把种植养殖大户、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大学生等发展成致富带头人,二是注重培养预备队,把优秀青年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培养成村干部、致富能手、产业带头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血液。”何建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