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陈润儿来红调研座谈讲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部署要求,大河乡党委、乡政府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重要抓手,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统”字聚力,构建工作新格局
为统筹推进整治工作,切实压实责任,提升整治成效,成立了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签订了责任书,做到层层有目标、级级有任务、人人有责任,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严格落实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包村领导直接抓、包村干部蹲点督的包抓机制,各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村民代表带头整,以点带面,广泛发动群众,形成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
“宣”字引领,线上线下齐发力
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新媒体+传统媒体”、“大喇叭+小喇叭”等多种渠道宣传发动,引导群众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保护意识。采用微信公众号、微信群、抖音快手等推广手段,宣传各村好经验、好做法,树立典型、比照先进,营造人人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人人争创“最美庭院”的良好氛围。
“整”字发力,美化村容防反弹
紧盯“五清一改”等重点内容,坚持先点后面、先易后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题,清理整治多年沉积垃圾、荒地杂草,对村组干道、巷道两侧、房前屋后开展专项整治,清理沟渠、巷道排水渠,清运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对难以拆除和清理的旱厕、储煤间、柴草堆、杂物堆等,进行拆除、清理和转运;清理畜禽粪堆,鼓励作为肥料还田资源化利用。安排各村因地制宜开展村庄绿化行动,鼓励群众进行小菜园、小果园种植,对人居环境提质起到一绿遮百丑的作用。
“效”字定格,巩固提升工作成效
结合“135”基层治理模式,将乡村两级网格员223名纳入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坚持网格化管理,定人员、定职责、定地段,切实提高整治效果和管理水平。不断巩固“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活动成果,形成乡村组三级管理模式,将每个月的第一周确定为全乡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周,完善“村干部包片、党员包户、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常态化开展整治工作。在加强日常巡查监管的基础上,对各村每月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况进行打分通报,并作为各村年底考核的重要依据,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常态,切实防止了“头天清理、两天复原、三天回潮”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