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墒情总述
5月12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对红寺堡区5个乡镇8个农田土壤墒情监测点进行自动监测数据分析和人工补测,各乡镇干土层平均为6.9cm,整体土壤墒情评价为重旱。
二、气象站数据及天气预测
4月22日至5月12日,全区累计降水量4.1mm,与去年同期减少4.9mm。预计2025年5月上旬,全区平均气温在14~17 ℃之间(除罗山站外),与常年同期相比偏低1℃左右。预计未来一周我区以多云天气为主,13日、16-18日有4~5级偏北风,阵风7~9级,并伴有沙尘天气(能见度3~9千米)。
三、土壤墒情监测评价
1.自治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
生态区域 | 土壤相对含水量(%) | |||||
湿润 | 适宜 | 轻旱 | 中旱 | 重旱 | 特旱 | |
引黄灌区 | >80 | 70-80 | 55-70 | 45-55 | 35-45 | <35 |
中部干旱带 | >75 | 60-75 | 52-60 | 40-52 | 30-40 | <30 |
南部山区 | >75 | 60-75 | 50-60 | 40-50 | 30-40 | <30 |
2.红寺堡区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
四、农业生产建议
1.5月份红寺堡区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增多,蒸发量加剧,土壤失墒加快。此时正值春播作物(玉米、大豆等)出苗期及夏粮作物生长关键期,做好田间管理,防范干旱威胁。
2.春小麦管理。春小麦处于分蘖期,群体逐渐增大,应加强肥水管理,控制分蘖消长。
3.黄花菜管理。黄花菜应注意病虫害预防,重点是蓟马、红蜘蛛的监测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