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绩效目标分解下达情况
(一)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下达预算及项目情况
根据《关于印发〈红寺堡区2023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的通知》(红党农发〔2022〕18号),我局负责实施太阳山镇周新等村渠系维修项目,项目涉及灌溉区1838亩,砌护斗渠长5.589公里,其中U40斗渠4.856km,U50斗渠0.733km;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308座,其中农口222座、1.0m节制闸4座、2.0*5m生产桥21座、D400*5.0m穿路管涵13座、D400*8.0m穿路管涵4座、D400*10.0m穿路管涵1座,跌水(D=0.5m,跌差1.5m)12座,跌水(D=0.4m,跌差1.5m)31座。项目共下达资金172.22万元,其中工程费用160.62万元,其他费用11.6万元。
(二)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设定情况
项目总体绩效目标为改善太阳山镇周新等村渠系灌溉系统,提高粮食产量,保障粮食安全,增加群众收入。产出指标共四项,一是数量指标,指标值为:改建灌溉斗渠道,5.6公里;二是质量指标,指标值为:项目验收合格率为100%,;三是时效指标,指标值为:项目完成及时率100%;四是成本指标,指标值为:每公里灌溉斗渠道平均造价30万元。效益指标共四项,一是经济效益指标,指标值为:带动农业亩均产量增加100kg;二是社会效益指标,指标值为:受益人口数519人;三是生态效益指标,指标值为: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5%;四是可持续影响指标,指标值为: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满意度指标共一项,服务对象满意度指标,指标值1为:受益人口满意度98%;指标值2为:农业经营主体的满意度97%。
二、绩效自评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项目绩效管理要求,2023年11月份我局组织工作人员通过查阅资料及实地走访的形式对太阳山镇周新等村渠系维修项目开展绩效自评,工作人员先是对资金到位和支出情况进行核对,按照实际完成情况对项目库资金进行调整,随后走访周新等村,对村委会领导干部及村民进行随机访问,了解项目建成后运行情况及效益,访问结果获得一致好评。
三、绩效目标自评完成情况分析
(一)资金投入情况分析
1.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分析。根据《关于印发〈红寺堡区2023年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调整方案〉的通知》(红党农发〔2023〕17号),该项目到位总资金172.22万元。
2.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分析。该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67.4万元,截至11月中旬,除去工程质保金4.82万元未支付,其余已全部完成支付。
3.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分析。该项目各项管理制度基本得到了有效落实,项目申报、批准、管理基本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规定,按规定履行了相关程序,项目实施资料完整,程序合规,并按程序公开公示;建设方案和投资预算编制符合要求,施工图设计由专家审查论证确定;项目合同书、技术鉴定等资料齐全并及时归档;项目实施的人员条件、场地设备,信息支撑等落实到位;项目“四制”管理制度基本得到有效执行。
(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
1.产出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产出指标共四项,一是数量指标,实际完成指标为改建灌溉斗渠道5.6公里,完成指标任务;二是质量指标,项目验收合格率为100%,完成指标任务;三是时效指标,项目完成及时率100%,完成指标任务;三是时效指标,项目完成及时率100%,完成指标任务;四是成本指标,实际每公里灌溉斗渠道平均造价28.6万元,小于30万元,完成指标任务。
2.效益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效益指标共四项,一是经济效益指标,通过改善田间的灌溉系统,提高生产效率,带动农业亩均产量增加100kg,完成指标任务;二是社会效益指标,受益人口数>519人,完成指标任务;三是生态效益指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25%,完成指标任务;四是可持续影响指标,工程设计使用年限15年,完成指标任务。
3.满意度指标完成情况分析。
通过对村委会领导干部及村民进行随机访问满意度达到98%,农业经营主体的满意度达到97%,大家普遍认为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周新等村现有的灌溉系统,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四、偏离绩效目标的原因和下一步改进措施
太阳山镇周新等村渠系维修项目全年预算工程资金168万元,实际完成投资167.4万元,偏差0.6万元,主要原因是项目竣工决算结余;下一步,我局提高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的质量和效率,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科学、合理地设定项目绩效目标。
五、绩效自评结果拟应用和公开情况
我局对绩效自评结果进行全面检查,并加强检查结果应用;绩效自评结果将作为以后年度申请立项和经费支持的重要依据,我局会按照财政部门的统一要求,对绩效评价情况予以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