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质量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开展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既是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制定完善相关粮食政策、加强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依据。
为加强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全面掌握2023年红寺堡区新收获小麦质量状况,科学评价粮食质量状况。根据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关于做好2023年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通知》(宁粮仓〔2023〕35号)要求,红寺堡区发展和改革局(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在小麦收获后第一时间开展扦样工作。今年,我区采集新收获小麦样品5份,涉及5乡镇5个行政村,样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粮油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进行了常规质量等级的集中会检。
2023年,红寺堡区新收获小麦容重平均值785g/L,较上年降低12g/L,变幅775g/L~796g/L;一等至二等比例分别为40.0%、60.0%,二等以上比例为100.0%,与上年持平。千粒重平均值43.8g,较上年降低2.1g,变幅41.2g~47.2g。不完善粒率平均值0.8%,较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变幅0.5%~1.5%,其中,符合一等(≤6.0%)的比例为100.0%,与上年持平。硬度指数平均值65.0,较上年增加1.0,变幅61.0~66.8,硬质小麦(≥60)比例为100.0%,与上年持平。籽粒湿面筋含量平均值29.9%,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变幅28.9%~31.1%。粗蛋白质平均值14.2%,较上年增加0.4个百分点,变幅13.0%~14.9%。
红寺堡区部分乡镇受冰雹等自然灾害影响,新收获小麦容重平均值和千粒重平均值下降,整体质量较上年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