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受消费市场波动、生产成本上涨等多重因素影响,红寺堡区农特产品利润空间持续压缩,出现“销路不畅、盈利微薄”的发展困境,农业产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红寺堡区委、区政府紧扣产业发展痛点,锚定“以销促产、以产兴农”目标,结合全区葡萄酒、黄花菜、牛羊肉等特色产业发展实际,精准对接2025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要求,从品牌包装补助、销售业绩奖励、物流成本补贴、酿酒葡萄保价收购等方面靶向发力,出台系列综合奖补措施,有效破解农业产业发展瓶颈,激发农业产业内生动力。
一、聚焦品牌赋能,夯实产销基础
以标准化品牌建设为抓手,聚焦葡萄酒、黄花菜、牛羊肉、蔬菜等重点特色农产品,一是对符合“贺兰山东麓红寺堡产区”等制作要求统一标识的包装箱给予专项补助,推动农特产品品牌化、规范化发展。68家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申报包装箱数量达353.22万个,经严格验收,53家经营主体(含企业30家、合作社21家、家庭农场2家)符合补助标准,累计补助包装箱113.98万个,发放补助资金300万元。其中,黄花菜包装箱补助41.97万个、补助金额114.82万元;其他类农产品包装箱补助42.18万个、补助金额104.62万元;葡萄酒包装箱补助19.63万个、补助金额52.64万元;肉类包装箱补助8.20万个、补助金额22.44万元;蔬菜包装箱补助2万个、补助金额5.47万元。通过统一品牌标识、优化包装设计,农特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红寺堡产区”公用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持续提高,为农特产品“走出宁夏、走向全国”筑牢品牌根基。二是持续完善酿酒葡萄农户利益受损兜底保护机制,对葡萄酒企业收购我区农户自种酿酒葡萄,当酿酒葡萄市场价格低于4.5元/公斤,按照4.5元/公斤及以上的价格进行收购,对收购企业按照不高于2元/公斤给予一次性补助,2025年由森兰、汇达、诗裕、隆惠源4家酒庄共收购47户农户酿酒葡萄共计320.674吨,补助资金共计64.1348万元。通过酿酒葡萄保价收购补贴,有效缓解农户销售难压力,带动农户种植的积极性,增加农户收入,促进了红寺堡区社会经济发展。

二、聚焦销售激励,拓宽增收渠道
出台农特产品销售业绩奖励政策,构建“线上+线下+异地推介”多元销售体系,全方位拓宽市场空间。线下层面,精准组织经营主体“走出去”拓市场,先后在福建泉州、北京、湖南长沙等地举办商农旅文农特产品专场促销活动,累计组织127家(次)企业参展推销,涵盖葡萄酒、牛羊肉等核心产品,现场总销售额达71.12万元,有效搭建起红寺堡农特产品与外地市场的对接桥梁;同时深耕葡萄酒细分领域推广,自主举办5项葡萄酒重点活动,主动参与十余场外部推介,积极亮相糖酒会、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等大型展会,实现销售额48.5万元,达成合作意向15项,签约金额高达7920万元,借助多平台宣传实现显著曝光。对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电商节的经营主体给予参展费用定额补助,降低市场开拓成本。线上层面,对通过电商平台销售本地农特产品的经营主体,按年度线上销售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阶梯式奖励,鼓励经营主体深耕直播带货、社群营销等新业态。此外,对年度销售额达标、带动农户增收成效显著的经营主体和销售经纪人给予专项奖励,充分调动各方参与销售的积极性,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全民参与”的销售格局,有效化解农特产品“卖难”问题。

三、聚焦物流降本,畅通流通动脉
红寺堡区以物流体系优化为突破口,锚定降本增效核心目标,通过标准化品牌包装赋能与酿酒葡萄保价收购机制两大关键举措,精准破解农特产品流通梗阻,构建高效顺畅的产销对接生态。在品牌包装赋能降本维度,聚焦葡萄酒、黄花菜等核心特色农产品,推行“贺兰山东麓红寺堡产区”统一标识体系,对合规标准化包装箱实施专项补助,53家经营主体进行补助,覆盖113.98万个标准包装箱,补助资金300万元。推动农特产品包装向规范化、品牌化转型,此举不仅压缩经营主体包装定制与推广成本,更显著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辨识度,为农特产品跨区域拓展筑牢品牌支撑。在保价机制畅通增效维度,深化酿酒葡萄农户利益兜底保障,建立市场价格联动补助机制,当市场价低于4.5元/公斤时,企业按保底价收购并享受最高2元/公斤补助,2025年4家酒庄累计收购47户农户320.674吨酿酒葡萄,发放补助64.1348万元,该政策有效对冲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破解农户“卖难”困境,稳定种植主体收益预期与企业原料供给链,构建“农户-企业”协同共赢的流通格局。两大举措靶向发力,实现流通成本优化、渠道效率提升、产业效益增强的多维突破,为区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四、聚焦政策落地,实现多重突破
系列奖补政策的落地实施,推动红寺堡区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是“贺兰山东麓红寺堡产区”公用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农特产品市场溢价能力显著提升,葡萄酒产业表现亮眼,2025年组织酒庄参与国际赛事累计斩获60项奖项,含赛事最优奖、大金奖各1项、金奖39项、银奖及铜奖19项,更获“中国年度酒庄”特别嘉许奖等重磅荣誉,核心品质实力充分彰显;二是利益联结机制更加紧密,政策直接带动888户农户增收2326.41万元,其中632户脱贫户增收933.17万元,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扎实巩固;三是同时形成“农民增收、企业增产、产业增效”的良性循环,为区域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下一步,红寺堡区将持续优化产业扶持政策,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不断完善“产销运”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