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区立足“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不断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筑牢织密防返贫致贫安全防护网,全力推动风险预警、核查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全链条闭环管理,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一是高效运行防返贫监测预警机制。运用数据化、信息化手段及时准确识别动态监测对象,采取县乡村干部入户走访、张贴申报政策明白纸和面对面宣讲等方式,借助微信公众号、乡村干部微信群、村务公示公开栏等强化政策宣传,积极引导群众使用二维码自主申报或依托乡村干部帮助申报。加强行业部门联动快速预警,建立健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数据共享工作机制,医保、卫健、教育、民政、残联等重点部门定期进行数据交换,分类核实办结,实现返贫致贫风险早发现、准识别。截至目前,农户自主申报累计受理办结520条,办结率达100%;行业部门发出预警890条,2025年新识别179户809人。
二是完善防返贫监测帮扶政策“工具箱”,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政策口袋书》《红寺堡区2025年帮扶政策清单》、申报“明白纸”等资料,分送帮扶单位、乡村干部及驻村干部,督促各乡镇充分利用工作例会、专题学习会等组织部门、乡村两级干部、驻村工作队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专题培训,通过理论讲解、线上演示等方式,不断提高干部开展监测帮扶的能力和水平。开展“大调研、大走访”行动,扎实落实“结对关爱”行动,深入开展“八必访”和防返贫月排查工作。开展常态化进村入户督导,确保符合监测对象的人群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坚决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三是因户施策、定向帮扶,不断更新完善监测户“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侧重产业就业增收、落实开发式帮扶、社会综合保障、金融信贷支持,进行因户施策,精准帮扶。对新识别纳入的监测对象及时安排确立帮扶责任人,落实帮扶责任,助力群众发展产业、实现就业,确保稳定增收。目前,已对全区监测对象实施了产业、就业、金融、公岗等帮扶措施578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