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部门动态
从摊位到戏台,民警把反诈防护网“嵌”进秦腔文化盛宴
时间:2025-08-28 来源:红寺堡区公安分局
字号: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

锣鼓声起,秦腔联唱吼亮移民新城;警徽闪动,反诈声入百姓心间。8月20日至24日,红寺堡区2025年“文化惠民促振兴 秦腔联唱润民心”展演活动在红寺堡区移民博物馆西侧广场火热开锣,区内外戏迷携马扎聚场,商贩们支起摊位,好不热闹。红寺堡区公安分局的民辅警们循着这股人气,把反诈宣传场“搬”到了戏台下、摊位旁,用“接地气”的巧劲、“全覆盖”的韧劲,让防骗意识跟着秦腔调子一起“入脑入心”。



“老爷子,您这收款码可得盯紧了,前阵子有骗子趁商户忙,偷偷换了收款码,一天辛苦钱全白赚。”“大爷,您要是接到孩子在外地出事要打钱的电话,先别慌,打个视频电话核实,或者直接找我们社区民警帮您核实。”开演前的广场上,民警们穿梭在自带小马扎的老人堆里,指着宣传册上的案例比画。不远处,几位年轻人正在刷手机等待开场,民警及时凑过去:“刷单返利的APP别碰,刚开始给你返几十,等你投几万就直接跑路,咱年轻人挣钱不容易,可别贪这小便宜!”




演出现场几十家摊位连成片,从烧烤美食到时令瓜果,商户们忙着招呼客人,正是防范换码诈骗、虚假订单的关键处。红寺堡派出所所长王占新带着民警逐摊“串门”,手里的反诈手册翻得卷了边。民警专挑商户们歇脚的空当“唠实嗑”;对卖小吃的摊主重点讲“扫码支付后说没到账,要求重扫”的骗局;对摆地摊的老人,手把手教他们设置收款到账提醒。“以前总觉得诈骗离咱远,警察同志一说案例,才知道骗子就藏在买卖里。”



爱好秦腔的观众里,有白发苍苍的老戏迷,有带娃的宝妈,也有赶来凑热闹的务工青年。红寺堡派出所提前“备课”,针对不同群体“量体裁衣”:对老年人,聚焦冒充公检法、虚假保健品等骗局,用家乡话+案例讲透;对年轻人,重点剖析网络贷款、裸聊敲诈、游戏账号诈骗,结合他们常刷的短视频平台特点进行提醒;对宝妈们,直接喊出“网络刷单赚取佣金、冒充客服退款理赔就是诈骗”。




“红寺堡的姑舅爸姑舅妈、广大的父老乡亲,给大家说个事,看戏固然重要,反诈防骗更不能忽视……”一组秦腔名段结束,剧团负责人安万的话让台下瞬间安静。公安分局提前与秦腔剧院负责人沟通,把反诈宣传“嵌”进演出间隙——用秦腔念白的腔调说出了反诈顺口溜:“说诈骗,道诈骗,花样翻新惹人烦;刷单返利是陷阱,高息理财把坑填;公检法来电别慌,挂断就拨 110……”



广场上,秦腔的嘶吼与反诈的叮嘱交织成独特的“守护声”仍在广场上空回荡。而民警们的反诈叮嘱,早已随着戏迷的脚步走进了千家万户。从摊位前的耐心讲解,到戏台边的巧妙融入,这场借秦腔盛宴展开的“反诈”宣传,不仅让广大人民群众把“警惕心”揣进了口袋,更让“遇事找警察、防骗靠自己”的意识像秦腔调子一样,在红寺堡区的街巷里扎下了根。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