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挥中心,红寺堡派出所第四中学护学警力已到位,其中执勤警力2人,保安2人,教师4人,家长志愿者4人,目前一切正常。” 每天上午7时许,在辖区各学校前学生上下学必经道路上,都会准时出现一支由社区民警+2名保安+4名老师+治保会成员和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护学队伍。
工作中,他们按照“提前到岗、延时撤岗”工作要求,提前20分钟在校门口签到打卡,执勤民警通过对讲机统一向指挥中心报备后即时开展“护学”行动,严防“脱岗漏防”,保证每所学校有人管、有人巡、有人防,坚决确保辖区校园安全、平稳、有序。
去年以来,红寺堡区公安分局科学布警、精准护学,在严格执行“定校、定人、定时、定岗、定责”的“五定”护学制度基础上,不断深化推动“2+2+4+N”(即2名社区民警+2名保安+4名老师+治保会成员和家长志愿者)护学机制,通过治保座谈会、警民恳谈会等多种形式,挖掘发动群策群力,积极推动辖区治保会成员、“红城守望”义警巡防力量参与进来,组成以社区民警为主导,以学校专职保安、校园老师、家长志愿者、治保会“红城守望”义警力量共同参与组成的护学力量,形成“公安+学校+家长+社会”的互联互防、互动互助、协同参与的护学立体体系,推动实现“校园安定、学生安全、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总体目标。
4月24日,在红寺堡区第三中学,一堂包罗“防欺凌、防电诈、防溺水、交通安全、自护自救、应急救援”等丰富内容的安全防范公开课正在进行。社区民警马玉宝以学生们听得懂、看得见、记得住的形式,加以生动的语言、鲜活的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校园安全防范的重要性,掌握各类安全防范的措施技巧,提高广大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这次培训太实用了,学校保安和教师都受益匪浅!”第一小学校长由衷赞叹。内防欺凌,外防突发事件,校园安全需要双向发力形成闭环链条。在落实护学岗、上好法制课的基础上,红寺堡公安紧盯学校安保力量,通过开展应急处突和警械使用培训,从盾牌、防爆叉到抓捕器,详细讲解每种警械的使用方法、适用场景及注意事项,通过实操演示,让保安和教师真正掌握安防技能,为校园安全再添一道坚实的防线。
从处置在后到防范在前的护学警务模式转变,为辖区广大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筑起了安全防线。红寺堡公安将不断完善优化“2+2+4+N”护学机制,持续深化校园安全综合治理,为广大学子撑起更坚实的“平安伞”,让每一位孩子在求学路上都能安全无忧、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