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酿酒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夯实春季田间管理技术基础,4月9日,由吴忠市红寺堡区农业农村局主办的“酿酒葡萄出土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现场培训”在汇达酒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举行。来自各酒庄的50余名酿酒葡萄种植技术骨干及企业代表参与培训,现场学习酿酒葡萄出土关键技术及病虫害绿色防控要点,为新一年酿酒葡萄稳产增收筑牢技术支撑。
春季酿酒葡萄出土是防寒越冬后的重要环节,操作不当易导致枝条损伤或冻害。培训现场,红寺堡区酿酒葡萄技术种植总工高级农艺师刘建华结合当地气候特点,详细讲解了酿酒葡萄出土的最佳时机——“当气温稳定在10℃以上,地表解冻深度达30厘米时,选择晴朗无风天气进行”,并演示了“分层去土、轻提藤蔓、绑蔓上架”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现场特别强调:“出土时需避免机械损伤树体,上架后要及时灌水、施肥、打药,促进根系正常发育生长和萌芽整齐”。
针对酿酒葡萄生长期易发生的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毛毡病等病虫害,系统讲解了综合防控技术。酿酒葡萄出土后为防止后期病害的发生,这段时期是最好的预防时间,对整个生长期的酿酒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起到关键的控防作用。
1.石硫合剂;出土后根据酿酒葡萄萌发的情况,全园喷布石硫合剂3-5波镁度,起到全园杀菌杀虫卵等清园作用。如遇芽眼鳞片裂开,出现冒芽现象,则可降低浓度到1-0.5波镁度或选用其他替代品。
2.多菌灵:如果牙眼开始萌动,可使用400-600倍液的多菌灵全园消杀。
在示范基地,针对不同品种(如赤霞珠、霞多丽)的出土上架技巧、不同树龄的修剪要点进行个性化指导。
此次培训正值出土关键期,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技术与需求对接,有效提升了产区应对气候变化和病虫害危害的能力,随着酿酒葡萄进入萌芽展叶期,我区将以技术赋能产业,为打造“宁夏优质酿酒葡萄明星产区”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