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受伤起纷争 暖心调解化民怨
“谢谢你们帮我解决了这个事,要不是你们,我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2024年8月22日,黎某经 别人介绍在路某承包的工地上务工,期间黎某在工作时不慎摔伤,因事发地在发包方姜某某家中,其当即将黎某送往医院救治,前期花去医疗费1300余元,由姜某某当场支付。因黎某受伤无法继续务工,针对后续治疗费、误工费4000余元与承包方路某、发包方姜某某发生争议,双方多次协商未果,2024年9月29日,黎某申请新民街道罗山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调解员接到申请后多次做工作,采取“面对面”的调解方法了解纠纷的相关情况。姜某某称:“自己已支付黎某的前期治疗费1300余元,后期治疗费4000余元不归自己负责。”而另一方路某称:“自己虽然承包了该项工程,但是黎某是给姜某某家干活受伤的,不归自己负责。”双方为此开始争执不休、推卸责任,都不愿承担黎某的后期治疗费。调解员随即又采取“背靠背”的方法让双方当事人冷静,引 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相关规定对其以案释法、以案析理,讲清利害关系、分清事非、划清责任、多次协商赔偿事宜。历时44天奔波劳碌、沟通协调,于2024年11月13日,双方达成一致,姜某某和路某针对后续治疗费4000余元,双方各承担一半责任,且当场履行。至此,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近年来,新民街道司法所聚焦“商圈经济”发展中的劳务纠纷、相邻权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堵点、难点、痛点问题,采取资深调解员“一带一”的工作方法,在实战中传授调解经验、提升调解员专业素养,实现调解技能、调解质量、调解效果多项指标达标,创新“135”工作法,实现群众满意度和司法公信力“双提升”。截止目前,新民街道司法所共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4件,挽回损失132.2万元,实现矛盾纠纷“零激化”。高标准打造完成“塞上枫桥”人民调解工作室,使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触角向社区、小区和群众家门口延伸,实现“事心双调”目标。下一步,新民街道司法所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为“商圈经济”发展助力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