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55/2021-00025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统计局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统计局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1-03-24
名称
优结构 增特色 扩总量 红寺堡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
优结构 增特色 扩总量 红寺堡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新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红寺堡打赢脱贫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和最后冲刺的五年,面对脱贫任务重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的现状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殷切嘱托,积极应对,担当作为。以脱贫攻坚、增收富民主线,突出高效节水、结构调整、科技支撑为切入点发展壮大葡萄、枸杞、黄花菜、草畜主导产业为抓手坚持靠实业统一思想,靠实效凝聚民心,靠实干推动发展,经过全区上下努力,尽锐出击,务实苦干,农业农村经济取得较好发展,现行标准下5.6万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

五年来,农业经济取得新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新突破。全区农林牧业总产值达到18.22亿元,比2015年的9.20亿元净增了9.02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02倍,农林牧业总产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速保持在6.8%以上。其中:农业产值12.47亿元,林业产值0.22亿元,牧业产值5.1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40亿元,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85倍、0.45倍、3.07倍、1.29倍。农业、林业、牧业及服务业结构由“十二五”末的73.25.318.13.4调整为68.41.228.22.2。实现农林牧业增加值9.17亿元,比2015年的4.82亿元净增了4.35亿元,是“十二五”末的1.90倍,农林牧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速保持在6.5%以上。实现了农业效益稳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发展。

五年来,特色优势产业取得新成效,优势产业贡献率大幅提升。依托产业扶贫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通过整合涉农及扶贫资金,提高补贴标准,加大对黄花菜、枸杞、优质牧草、中草药材、设施瓜菜、肉牛及滩羊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补贴力度,特色种植、优质粮食、草畜产业得到了很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总产值达到17.10亿元,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93.9%,比2016年的86.5%提高7.4个百分点,总量比2016年的7.87亿元净增了9.23亿元,年均增长21.4%

五年来,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单产逐年提高。通过加大农业灌溉设施提升改造,兴修节水农业配套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加强农业科技投入,推广测土配方和滴水灌溉,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扩大高效节水农业和优质粮食种植,粮食生产连获丰收,单产逐年提高。一系列符合红寺堡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涉农惠农政策实施和科技投入支撑,粮食总产在2018年首次突破13万吨,2020年更是达到15.39万吨,比2015年的11.30万吨净增了4.09万吨,是“十二五”末的1.36倍。优质小麦和玉米与2015年相比,亩均增产3.6公斤和82公斤。节水高效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力保障了我区粮食生产安全,更为我区畜牧业大发展提供了充足的饲料用粮。

五年来,以富硒黄花菜为主的瓜菜规模逐年扩大,经济作物带动增强。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发展优质高效节水农业理念,积极引进适合我区种植的黄花菜栽培技术和优质品种,大力推广培育黄花菜产业,与现有规模瓜菜形成鲜菜保供与脱水菜外销相结合的模式扩规模、壮产业、促供应、强发展,瓜菜产能达到15.23万吨,种植规模达到9.11万亩,比2015年的11.30万吨产能净增了4.09万吨,是“十二五”末的1.36倍;与2015年相比,种植规模净增了2.84万亩,是“十二五”末的1.45倍。其中五年发展黄花菜种植6.57万亩,产量达到7.95万吨,成为我区葡萄酒、枸杞之后又一明星产业。以瓜菜、酿酒葡萄、枸杞、甘草为主要特色的经济类作物总产值达到8.13亿元,比2015年的3.83亿元净增了5.3亿元,是“十二五”末的2.12倍;在农业经济中的占比达到65.23%,比“十二五”末的56.82%提高了8.41个百分点。同时,瓜菜产业的稳步发展也为我区保供应的菜篮子工程得到了很好保障。

五年来,草畜产业强劲发展,肉牛养殖成为新亮点。结合脱贫攻坚,大力发展草畜产业,实施产业到户,资金扶持到户的“双到”政策,推广优质玉米和青贮玉米种植,补贴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种植,为畜牧业发展提供充分优质的饲草储备。在畜牧养殖扩规增量方面,采取见犊补母(每头补贴基础母牛200元)发展肉牛养殖,建档立卡户采取养殖肉牛2头以上,增加1头补助3000元;滩羊养殖10只以上,增加1只补助500元;生猪每头补助800元头;建设50立方米以上贮草池补助3000元。在利好政策的鼓励下,优质牧草种植规模达到3.55万亩,重产量达到7.63万吨,比2015年分别净增了2.62万亩和3.98万吨,分别是“十二五”末的3.96倍和2.09倍;青贮玉米种植规模达到6.84万亩,青贮氨化饲料达到29.11万吨,比2015年分别净增了3.73万亩和22.68万吨,分别是“十二五”末的2.20倍和4.53倍;羊存栏达到35.86万只,出栏达到34.59万只,比2015年分别净增了4.10万只和12.69万只,分别是“十二五”末的1.13倍和1.58倍;肉牛存栏达到6.64万头,出栏达到4.10万头,比2015年分别净增了4.57万头和2.22万头,分别是“十二五”末的3.21倍和2.18倍。畜牧业产值达到5.13亿元,比2015年净增了3.46万元,是“十二五”末的3.07倍;其中肉牛产值占畜牧业总产值的54.78%,五年拉动畜牧业增长了15个百分点。草畜产业成为农业经济积极向好发展的新动能,肉牛养殖成为新亮点。

五年来,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发展,农业现代化程度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随着农村以土地确权为主的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农民获得村集体土地承包权后享有的经营权更加充分自由和开阔,流转经营、托管经营等新模式蓬勃发展,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现代化耕作程度得到很好发挥,农业劳动力得到很好解放,农村更多富余劳动力走向二、三产业,由农民就地变工人,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升,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2020年,我区农业劳动生产率达到4万元/人,比2015年净增了2.73万元,是“十二五”的3.25倍;在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到5619元,比2015年净增了1886元,是“十二五”的1.51倍。

五年来,脱贫攻坚胜利实现,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紧扣国家现行脱贫标准,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通过产业、就业、教育、医疗、金融、兜底保障等多种形式精准施策,尽锐出战,全方位打好脱贫攻坚战。结合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宜业宜居和生态治理建设。到2019年红寺堡区退出贫困县序列,实现4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5.6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综合贫困发生率从“十二五”末的25.29%下降为零。新建农村卫生公厕17座,新增农村太阳能路灯2100盏,村内主要巷道都有路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清洁常态化。着力发展乡村旅游,扶持改造乡村民宿60家,累计接待游客1.34万人次。

过去的五年,不平凡、不容易、不简单。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现实的微观困难,全区上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将脱贫攻坚与农业经济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凝心聚力,在战胜困难中提升自我,在砥砺奋进中积极作为,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可喜成绩,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开启了全面建设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创业维艰、奋斗以成。如今“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开启,我们坚信,以习近平总书记来宁视察重要讲话精神为统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奋斗目标,坚定信心,艰苦奋斗,全面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及吴忠市农业农村发展决策部署,继续建设农业高效高质,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红寺堡,为奋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作出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