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48/2019-00022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9-10-21
名称
红寺堡区2019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红寺堡区2019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收入分析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增强和改革发展的繁重任务,红寺堡区委、区政府始终以非常办法、非常措施、非常力度,在发展中找出路,在创新中求突破,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始终以“脱贫富民”为主线,努力为红寺堡区居民创收。

一、农村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2019年前三季度红寺堡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11.3元,同比增加654.9元,增长12.0%。前三季度红寺堡区农民收入稳步增加,四大项收入增速呈“两高一稳一收窄”特点。其中工资性收入3365.4元,同比增加232.0元,增长7.4%,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35.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3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1635.4元,同比增加238.3元,增长17.1%,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36.4%,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4.4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牧业及三产收入增长明显;财产净收入4.2元,同比增加0.3元,增长7.1%;转移净收入1106.3元,同比增加184.4元,增长20.0%,对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为28.2%,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3.4个百分点。

二、促进农民增收的有利因素

(一)本地农业务工成为农民增收亮点。随着红寺堡区产业结构调整日益转型升级,特色产业效益逐渐显现的同时,一定程度带动当地农民务工创收,尤其是黄花菜和枸杞采摘人工需求大幅增多,带动农民增收。据调查,红寺堡区今年有2年以上可以采摘的黄花菜3万多亩,能带动3万多农民本地务工,今年进入采摘期的黄花菜较上年多近2万亩,多带动近2万人实现本地务工;枸杞种植面积2.5万多亩,可以带动1.7万余人本地务工,枸杞种植面积与上年基本持平。一是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务工三个季节。红寺堡区黄花菜、枸杞、葡萄、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从春季的培苗、放水、修渠、施肥等,到夏季的除草、修剪、采摘等,再到秋季的培土、埋苗等,人工需求增多,务工时间加长,促进农民增收。二是黄花枸杞采摘全员参与。黄花菜和枸杞采摘无性别、年龄之分,恰逢学生放暑假时期,家中男女老少全员参与摘枸杞、摘黄花。调查了解到,黄花菜采摘多为当地妇女、因家庭原因不能外出务工的成年人等,采摘费固定工人1元/斤,临时工人0.8元/斤,与上年持平,每天采摘5小时,工人平均每天收入60-80元,采摘工期40-45天;枸杞采摘人工不分男女、不论年龄,正常工龄人员日工资40-60元,加上2-3个学生的家庭,每天摘枸杞收入150元左右,工期40-50天。三是特色产业务工机会多样化。本地农业务工人员中,早晨摘黄花菜和枸杞,下午还在葡萄园剪枝、掐芽、除草等,日工资100-120元。

(二)政策扶持有效带动农民工务工。《红寺堡区关于进一步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规定,红寺堡区内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体吸纳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3000/人一次性用工补贴;吸纳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签订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10个月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对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给予5000元/人一次性用工补贴红寺堡区非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6个月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给予1000元/人一次性用工补贴在扶贫车间稳定就业10个月以上并签订劳动合同,给予2000元/人一次性用工补贴有效带动农民务工,促进工资性收入增加。

(三)经济作物有效带动农民创收

1.黄花菜种植效益显现。红寺堡区从2015年大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以来,今年三年期的黄花菜较上年增加近2万亩,黄花菜种植效益显现。

2.枸杞价格大幅上涨。今年枸杞采摘高峰期,5号枸杞最高价40元/斤,1号枸杞最高价23元/斤,7号枸杞最高价28元/斤,平均较上年高7元/斤。按照今年产量计算,价格上涨拉动枸杞每亩收入增加1500元左右。

(四)主要畜产品价格稳中有升

1.牛羊肉价格持续高位运行。受国际大形势及非洲猪瘟的影响,所有肉类价格在今年以来持续高位运行的基础上三季度末又一次上涨。山羊肉零售平均76元/公斤,同比上涨22.6%,环比上涨5.6%;羊羔肉平均零售72元/公斤,同比上涨24.1%,环比上涨5.7%;牛肉平均价格68元/公斤,同比上涨13.3%,环比上涨9.7%。

2.羊绒价格大幅上涨,促使牧业收入增加。今年以来羊绒每公斤价格320-360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0元左右,增长41.7%。

(五)精准脱贫政策发力,肉牛肉羊养殖成效显现,促民增收。受牛肉羊肉价格影响,农户养殖存栏量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畜产品流动加快,出售频率较高,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住户调查数据显示,一是前三季度肉牛和育肥牛出售较上年同期增加14头,金额合计增加464.2元,增长61.1%;二是前三季度出售羊羔、菜羊、自宰羊(含下水)以及育肥周转羊数量和金额均不同程度增长,出售金额合计较上年同期增长34.6%。

(六)三产经营较为活跃,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一是盐兴公路改扩建,带动三产收入增加。从2018年开始横穿红寺堡区四个乡镇的盐兴公路改扩建,有效带动本地三产发展,尤其是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二是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念转变,方便出行已经成为基本需求,使得红寺堡区二手车市场活跃,农村居民发现新商机,积极参与其中,促进经营收入增加。

(七)投资意识提高,促进财产性收入增加。一是农户有意愿在城里购买租房和铺面,出租以赚取租金收入;二是投资理财观念提高,将剩余收入投资于其他经营活动以赚取红利收入。

(八)政策性收入多点开花

1.农村低保、农村养老金提标扩面,拉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20184月起,红寺堡区农村低保提标每月人均上调40元,涨幅25%,9月起最高档再提30元,涨幅10%;2019年1月起,低保标准再提50元,涨幅26%;除此之外,一季度对全部享受低保和高领津贴的人员给予600元取暖补贴,较上年高100元。领取城乡统筹养老金人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500余人,并且养老金标准从2018年9月起上调20元为190元,涨幅11.8%

2.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翘尾因素显现,大幅增加转移净收入。2018年12月发放2018年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共计3128万元,标准与2017年持平,拉动可支配收入增长5.2个百分点。

3.为农户购买黄花菜晾晒托盘。截止8月底为全体种植黄花菜的农户购买总价值达460余万元的托盘已全部发放到位,人均收入增加32.9元。

4.发放2018年危房改造补贴。2019年7月中旬补发2018年危房改造款448.4万元,标准与2017年持平,人均收入增加34.9元。

(九)其他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促进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一是农村外出从业人员寄带回收入增加,促进转移性收入增加。据三季度农民工调查资料汇总显示,红寺堡区三季度外出务工人数较上年同期增加3人,外出自营人员较上年同期增加2人,非常住人口也增加,且有较为稳定的收入,使得寄回带回收入增加;二是学生假期务工促进收入增加。据调查,今年暑假红寺堡区凡是家中有小学、初中学生的都摘枸杞、摘黄花,从业1个月左右,有效促进农户收入增加。

三、制约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

(一)农民工本外非农务工形势不容乐观,影响农民增收

1.本地非农务工人数减少。根据农民工监测数据显示,三季度本地非农务工30人,较上年同期减少5人。三季度红寺堡区农民工本地非农务工人数减少。主要因为是本地非农务工机会减少,本地危房改造已经处于“清零期”,农户建房减少,建筑业零工减少,今年本地非农务工多在盐兴公路和高速路修建工地。

2.农村公益性岗位人数大幅减少。今年8月起农村公益性岗位有1193人,较上年同期减少1235人,一定程度上制约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增加。

3.农民工外出务工形势依然严峻。一是三季度外出从业人员从业时间缩短。三季度人均外出从业时间61天,较上年同期减少9天;二是外出实际得到的收入减少。人均外出实际得到的收入7775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092元;三是外出务工岗位依然不稳定。外出务工人员从事该工作在1个月以下的人占外出总人数的30.4%。

(二)特色种植形势欠佳。2019年整体气温偏低,特别是6月下旬开始阴雨天气较多,对枸杞、黄花菜等特色种植影响较大。虽然枸杞今年枸杞价格好,较去年每斤上涨8-10元左右,但受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影响,枸杞产量下降,目前呈“有价无量”态势。阴雨天气多、气温偏低对我区黄花菜影响明显,加之蓟马虫等病虫灾害影响,黄花菜出现花蕾弯曲、脱落、花蕾上有粘着物等情况,影响黄花菜的品质和产量。今年黄花菜的价格也有所下降,根据调查,目前干菜的收购价格还没有出来,农户目前出售鲜菜平均3.4-3.6元/公斤,最高4.6元/公斤,去年农户出售鲜菜4.8-5.6元/公斤。

(三)夏粮种植面积、单产均下降受菟丝子价格下降影响,小麦套种菟丝子效益下滑,今年我区小麦面积减少,预计2019年我区小麦种植面积29300亩,降幅达28%。受气候因素影响,预计今年我区小麦整体减产,其中灌区春小麦单产260公斤,降幅20.5%,旱地冬小麦单产34公斤,降幅38.2%。

(四)玉米价格较上年同期偏低2019年前三季度红寺堡区玉米价格整体较上年偏低,其中一季度玉米平均1.72元/公斤,二季度玉米平均1.98元/公斤,三季度持续二季度的价格,较上年同期每公斤低0.15-0.2元左右。

(五)农牧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一是农户经济作物(如枸杞、黄花菜等)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需求的专用化肥增多,加之专用肥单价本身高于氨肥和其他化肥,致使农业生产经营费用增加;二是随着畜产品价格不断上涨并持续向好,加之精准扶贫产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农户养殖意愿浓厚,购买畜产品成本增大,饲草料支出较高。

(六)产业到户资金减少。截止8月底共计发放产业扶贫到户资金3389.55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674.15万元,人均减少约191.0元。

四、对策建议

(一)专业化培养劳务经纪人和培育劳务经纪公司,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政府出面组织劳务经济人的培训和管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劳务输出体系,加大对劳务经纪人的培训力度,拓宽培训面,有效带动并解决农民工外出务工就业难问题,并能够建立农民工求职信息平台,畅通用人渠道,负责提供给农民工相应的务工信息及岗位需求。解决农民工就业信息闭塞等困难。

(二)发挥好现代经济农业优势创建优质品牌,确保农产品高效收益鼓励农业集约化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营销方式。在有条件的区域搞试点,给予政策及财政上的最大化支持。不断开发农业附加产品,创建新型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

(三)继续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政策扶持,保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加强公共财政收入对“三农”的投入,切实保证惠农政策的有效贯彻,确保农民的收入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相应增长,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

继续改善民生状况提高农民对医养保险的认识,解除农民后顾之忧继续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进一步简化操作模式,逐渐减少农民个人支付金额。加快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提倡大额养老保险机制,改变农民单纯依靠土地养老、儿女养老的模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