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统计信息 > 统计分析
索引号
640303001/2018-01450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社会经济调查队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18-01-18
名称
文化扶贫促红寺堡区农民增收浅析
文化扶贫促红寺堡区农民增收浅析

    

    近年来,红寺堡区把文化扶贫作为实现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培养基层文化能人、搭建村级文化阵地等措施,使脱贫概念更加丰富饱满,真正让精准扶贫散发“文化气息”,为群众脱贫致富增收播下了一粒粒思想的种子。

        一、红寺堡区文化脱贫现状

   (一) 种好文化田,让群众思想率先脱贫。如何激发百姓的脱贫愿望是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关键。红寺堡区从文化层面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思想观念的问题,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贫困村文化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群众精神生活面貌焕然一新。

    柳泉乡柳泉村是红寺堡区具有代表性的移民村。这几年,年轻人多外出打工,守在村里的老人和妇女经营着为数不多的土地,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这里曾是一个“梦”。 近两年,情况有了变化,红寺堡区政府筹资帮助村里修建了高标准的文化广场,新打造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内阅览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如今,文化广场成了村中男女老少的新去处,一到晚上,这里更是热闹非凡:活动室内,村民们在这里或吹拉弹唱、或凝神对弈、或读书看报。张姓村民感慨地说:“现在有了文化阵地、活动场地,村民看书、下棋、打球、跳舞等都有了去处,生活面貌跟几年前比大变样,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滋润。”

    据调查,自治区文化扶贫工程开展以来,红寺堡区严格按照“七个一”标准和“全覆盖”要求,采取全面普查、摸清底数、缺什么补什么和一村一策、精准实施的措施,整合资金2400多万元,以突出移民文化品位、融入移民庭院风格和田园风光为主,新建村文化服务中心54个、改(扩)建2个、整合8个,新建乡村大舞台47个,新建文化广场20个,采购图书20万册、电脑400台、各种文体广电器材设备2000多件(套),打造成了一个个移民追求文明、品味乡愁、静养心灵的精神家园和健康福地。同时,引导每个村组建文艺团队,培养文化领头人,带动群众积极参与到各类文化活动中,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宣讲活动,让群众接受文化熏陶,共享文化扶贫福利。今年7月,红寺堡区率先在我区完成并投入使用的村级文化中心,实现了64个村全覆盖。

    读书有去处、活动有场地、健身有器材……如今,红寺堡区结合精准扶贫,一个个大力实施的文化惠民工程,让群众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城乡处处是舞台,群众人人做主角,赋予了农村更多的文化内涵,在家门口乐享“文化福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二)下活文化棋,让群众脱贫有门路对于红寺堡区剪纸传承人王萍萍而言,让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是她最大的心愿。她利用自己掌握的美术功底和剪纸技巧,把移民生活的变化用剪纸艺术展示出来,其作品《旱塬巨擎》《紫竹香海》等多次在吴忠市书画展中获奖。她还被聘为红寺堡移民文化人才培养剪纸指导教师。

    在红寺堡区,“文化扶贫”的精准扶贫模式正取得愈发显著的成效。2014年,结合本地的传统手工艺,红寺堡区投资200万元打造了全区唯一一家移民文化人才培养基地,设立创研室、艺术家工作室、培训教室、体验间等,进一步挖掘和培育当地的文化人才、文化遗产,剪纸、刺绣等非遗资源成为农民脱贫的有力抓手,精准扶贫也从“输血”向“造血”转换。目前,剪纸、刺绣等民间艺术品已成为商品遍地开花,形成了竞相脱贫的喜人格局。

    非遗刺绣传承人赵秀兰手握着看家本领却毫不“吝啬”,在红寺堡区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创办赵秀兰刺绣工作室,收留守妇女、残疾妇女、下岗职工为徒,已培养弟子上百人,其中数十名贫困妇女已成为刺绣能手。吴桂玲是红寺堡镇红关村人,跟着赵秀兰学徒已6年。2015年,她的一幅风景刺绣作品就卖了1.2万元,这笔收入比他种一年田地的收入还要多。近年来,红寺堡区实行能人带动、技能培训、政策扶持等举措,在盘活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让一批贫困群众在“文化”上脱贫。目前,已建成宁夏移民博物馆等一批文化项目,拥有28个农民专业演出团队,移民文化人才库中收录了732人,创建文化示范户90户、10个乡村文化实训基地。

    据了解,仅2015年以来文化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文化传媒平台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上千万元。这种以“互联网+传统手工”的“文化扶贫”模式已成“燎原”之势,不仅救活了许多濒临失传的手工业,也让更多的农民找到了脱贫的门路。文化聚人心,文化暖人心。在红寺堡区,一项项文化扶贫惠民措施宛如一阵阵春风,让一朵朵鲜艳夺目的文明之花竞相绽放,释放出无穷活力。老百姓在享受文化、参与文化、创造文化中提升幸福指数。

    在精准脱贫的路上,不仅要让贫困群众的经济富起来,也要文化富起来,应该让他们尽快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以政府买单、群众免费享受的形式,优先为农村建设文化活动阵地,送文化进村社,为群众送上了丰盛的文化大餐。      

    二、文化脱贫路上的难题

    (一)如何使脱贫效果更加可持续?脱贫效果的可持续性取决于扶贫项目的前景,这要求事先充分论证、事中即时跟进调整、事后妥善管理。推广的“文化脱贫”项目,其从产品设计到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均需要企业化的管理来保证项目持续性。在当前人才队伍匮乏、管理机制仍较落后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还是一大难题。

   (二)如何挖掘传承人,继续传承传统文化产业。文化传承中的剪纸和刺绣艺术,是特别需要耐心、细心、恒心和悟性的,在这两项文化产品的传承中 ,红寺堡区还不具备大规模工业化,还受限于手把手的教学。文化产品产出效益见效慢,传承人难觅是一个很难突破的难题。

     三、破解难题的对策

    (一)加大权责下放,促进部门协调。乡(镇)、村两级更能精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让乡(镇)、村两级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有利于在执行政策过程中提高针对性与创造性。扶贫开发项目实施主体较多,红寺堡区政府应在其中“穿针引线”,加强扶贫办、财政局、发改局、金融、农业、土地等部门的联系,进一步整合项目资源,合理配置各部门的权责利,减轻各参与单位的负担与成本。

    (二)建立联动会商机制,促进文化传承和保护同行。文化传承与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政府要全面协调相关社会力量,会同科研机构、民间团体和优秀企业,形成联动会商机制。 形成学习、传承、保护、产供销一体化,让传承和保护有经费支撑,有创作的动力,有稳定的销售,有固定的回收成本和利润的渠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了构筑文化脱贫的红寺堡自信,需要政府部门加大会商机制的运用。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