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索引号
640303001/2024-00003
文号
发布机构
红寺堡区政府办公室
责任部门
红寺堡区政府办
有效性
有效
公开日期
2024-01-08
名称
红寺堡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红寺堡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吴忠市红寺堡区四届人大

四 次 会 议 文 件(三)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2416在红寺堡区第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区长杨文福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我区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的关键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及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发展和环保、发展和民生,紧扣“提标扩规农业区、跨越发展工业区、更新改造城市区”目标,砥砺奋进、真抓实干,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7.24亿元,增长1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亿元,增长25.1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0587元和14106元,增长7%9%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示范区创建取得实质性进展。

按照“一年一变样、三年变大样、五年上台阶”的创建目标,深入实施百万移民致富提升行动,突出规划引领,推动机制创新,强化资源配置,地区生产总值提前三年突破百亿大关,示范区创建10项约束性指标已完成8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占比15:50:35。农业特色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85%,对农民收入贡献率70%。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大幅提升,城镇、农村垃圾处理率分别达100%95%。基本公共服务持续优化,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通过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创建验收,获批中央财政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55124村级治理模式被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

一年来,我们精耕细作,培优扶强,农业产业发展提标扩规。

坚决稳住农业基本盘,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粮食播种面积34.3万亩,产量16.9万吨,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投入2亿元,建设同原、河水等日光温室4611亩,设施农业面积达1.6万亩,带动群众劳务创收8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000万元。新增酿酒葡萄1644亩、改造提升7000亩,销售葡萄酒193万瓶,成功举办红寺堡区第三届中国葡萄酒酒商大会。新增黄花菜、西瓜、蔬菜等7.5万亩,瓜菜总面积达10.89万亩,总产值达9.55亿元。建成可托牧人等肉牛、滩羊养殖场5家,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16万头、110万只。建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孵化中心,引进牛羊肉加工营销中心5家,销售额1.15亿元。自治区级重点项目晓鸣股份智慧农业产业园(三期)投产。弘德村被评为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一年来,我们晾晒比促,紧抓快干,重点项目建设落地见效。

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处级领导包抓和“四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实施项目123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6亿元,第三供热中心、红柳沟大桥等项目开工建设,建材市场、交通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运。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集群,投资52亿元实施清洁能源项目16个,宁夏院、营盘井等7个光伏电站项目建成并网,五凌、旭宁储能电站项目建成投运,清洁能源累计建成并网561万千瓦,占自治区总容量的15.58%。中泰新能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采日能源二期pack生产线、中岩管桩二期等8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45.86亿元,超额完成自治区、吴忠市下达45亿元招商引资目标任务。红寺堡产业园建设稳步推进,收回闲置土地6362.4亩,盘活“僵尸企业”4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家,产业园工业总产值实现“翻番”。

一年来,我们多措并举,提振信心,服务业发展回暖向好。

稳步扩大和恢复消费,筹措资金350余万元,深入开展“消费需求促进年”活动,举办“乐享消费约惠红寺堡”等系列促消费活动19场次,带动房产、汽车、家电等大宗商品销售超14亿元。持续点亮时代广场“夜经济”,推进城区商圈、乡镇集贸中心建设,培育小康街、罗山悦府商业集聚区,新增市场经营主体2252家,荣获“全区餐饮行业发展环境最优县”。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紧盯销售环节,强化培训培育,扶持引进电子商务产业相关企业12家,召开电商产品供应商大会,举办“红寺堡好物我代言”“红寺堡好物”高校行、乡镇行等系列活动,着力打造全国“代播聚集地”,红寺堡区被列入全国农村直播电商优秀案例。

一年来,我们夯基固本精准施策,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强化防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新增监测对象2441110人,动态消除风险5792410统筹衔接及各类资金6.8亿元,实施日光温室改造提升等项目275个,发放惠农补贴2.2亿元,新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4亿元、“富民贷”1.44亿元,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16044元,增长16.2%统筹帮扶资金2.38亿元,实施闽宁协作农业科技示范园改造等帮扶项目84个,助力农特产品销售3.34亿元,闽宁协作、国烟定点帮扶成效全面深化。实现64个行政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全覆盖,建成大河乡高标准重点小城镇,打造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4个、闽宁协作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5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0个。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改造农村户厕1300座、冬季清洁取暖1万余户,改建抗震宜居农房159户,敷设供水管网51.43公里、污水管网42公里,提升农村公路路况99公里、农村巷道10公里。成功举办全国易地搬迁移民安置区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全区“万企兴万村”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中航路”成为宁夏唯一入选的全国美丽乡村路。

一年来,我们统筹规划,稳妥推进城市更新实现量质齐升。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推进、成熟一片、拆迁一片”的原则,全力推进城市更新改造,编制《吴忠市红寺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城市更新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吸引社会资金22亿元,更新改造兴盛、小康北村、朝阳片区,征收拆迁840户,腾退城市可开发土地649亩,启动建设新民小区15万平方米安置房,新续建御景澜庭、东湖御景等住宅项目19个,新增商住面积38.2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31万平方米。投入3.92亿元,实施城市生活垃圾转运中心、罗山路改造、再生水集约利用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7个,新改建市政道路4.3公里,敷设各类管网20公里,新增充电桩47座,补划停车位672个,改造提升绿化面积179亩,城市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均超40%,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5.8平方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群众生活更舒适、更幸福、更有归属感。

一年来,我们心系群众,尽力而为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教育教学更加优质。投入1.3亿元,实施罗山中学风雨操场等办学条件提升项目22,深化与清华大学、吉林大学等高校合作,稳步推进集团化办学和集中办学试点,组建第一中学、第五小学等义务教育集团3个,城乡教育实现均衡发展。中高考成绩持续位列宁南山区前列,近千名学生择优转学到红就读,教育虹吸效应更加凸显。举办“崇文重教、立德树人”活动100余场次,募捐教育资金2000余万元,全社会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学在红寺堡”品牌逐步擦亮。

医疗服务更加完善。投入近亿元建成中医医院,填补了我区无中医医院的空白。实施医疗环境改造和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18个,打造人民医院产科等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4个,人民医院达到国家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用,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县域内就诊率达93%,居民二级医疗机构住院费用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提高至87%,常见病不出县、一般病在基层的就医格局基本形成。

就业创业更加充分。扎实开展“就业创业促进年”活动,公共实训基地建成投用,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200人次,规模化转移劳动力4.4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4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培育创业实体303,城镇新增就业1151人,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以内,获评自治区转移就业示范县。

民生保障更加坚实投入9325万元,高质量完成年初确定的“高中教育办学条件提升行动”等10件民生实事。全面落实低保扩围增效,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1.1亿元,农村低保覆盖率提升至13%。紧盯“一老一小”,改造提升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紫苑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柳泉乡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增设太阳山镇暖泉、阳光社区和红寺堡镇振兴、和兴村民委员会。挂牌成立红寺堡区气象局,气象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举办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农民篮球争霸赛、“闽宁协作·惠红情深”文艺汇演等文体惠民活动116场次,新建弘德全民健身中心等运动场地13个,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微视频《生命之间》被学习强国平台评为全国县级融媒优秀作品,红寺堡移民搬迁、扎根、致富三部曲被新华社整版专题报道,红寺堡区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攀升。

一年来,我们固强补弱,守正创新,改革发展动能日益强劲。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以“六权”改革为主攻方向,处置批而未供建设用地、盘活低效用地和收回闲置用地1619亩,新增跨省交易耕地指标7631亩,实现增值收益7.3亿元。核发工业用水取水许可证、用水权证93本,实现工业企业用水确权全覆盖,工业用水有偿使用、闲置水权收储机制趋于完善。排污权市场化交易形成常态。发展林下经济5400亩,确权林地3.7万亩,山林确权率达95%。“六权”质押贷款141.42亿元。实施城乡一体化综合执法、青年发展型县域、公益性墓地建设等改革试点19项,形成了一批示范性、实用性、共享性的改革成果,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入选国家级典型案例。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业一证”“证照分离”,推行“双随机、一公开”跨部门联合监管,取消调整行政许可、证明事项19,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等流程进一步简化,1249项政务事项实现当场办、简易办、即时办。落实“先建后验、多证同发”等惠企政策,减税降费、退税缓费1.63亿元,企业融资“见贷即担”被自治区推广。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实施科技示范推广及创新项目35个,培育自治区科技型、创新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3R&D经费投入7000余万元,增长59.1%

一年来,我们坚守底线,绿色先行,安全环保基础有效夯实。

牢牢守住安全和环保底线红线,在安全领域投入资金1.6亿元,安装燃气安全“三件套”12314套,大型商贸综合体“瓶改管”“气改电”工作顺利完成,实施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安装护栏14.2公里,治理农村公路隐患211处,完成社会福利院、太阳山镇卫生院安全提升改造工程。扎实开展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城镇燃气、道路交通、危化矿山、九小场所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整改率达99.6%。立案查处矿山、工贸、交通运输等领域生产经营单位违法违规行为157起,处罚金额297万元,倒逼各类经营主体履行安全生产责任。持续防范政府债务,食品药品安全、网络意识形态、金融等领域风险,全区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可控。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吴忠市前列,优良天数同比增加,苦水河、红柳沟流域水质稳定达标,农业面源整治率达99%以上,实施红柳沟(城区段)生态缓冲带保护修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生态环境保护项目4。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完成国土绿化5.2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5.5平方公里,退化草原生态修复3.7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6万亩,沙化土地封禁保护15万亩,森林抚育0.3万亩,森林覆盖率、草原植被盖度分别达11.5%52.1%,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提升。

一年来,我们践行宗旨,预防为要,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明显。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连续六年被自治区评为“平安县区”,创新调解“小挎包”一线工作法,推进人民调解“四张网”建设,乡村社区精细化治理、精准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矛盾纠纷一线化解率达99%以上。禁毒工作在自治区考核中由“第一序列”调整为“第二序列”,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通过中央、自治区验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电诈、刑事案件同比下降26%2.8%。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推行移风易俗“三新四简两不”举措,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70个。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为主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弘德村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石炭沟村、永新村、创业社区入选自治区第一批议事协商示范村(社区),香园村、柳泉村入选自治区村规民约村。

一年来,我们廉洁奉公,勤勉履职政府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重大事项向区委请示、重大决策向人大常委会报告、重点工作向政协通报,全年提请区委研究事项40项。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20件、政协委员提案32件,办结率100%。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有效应对处置各类网络舆情。全面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巡视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乡村振兴、医药卫生等领域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会议、文件压减15%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强化审计、财会、统计监督,“三公”经费下降10%。坚持依法行政,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成功创建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改革,乡镇综合执法改革入围第三批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被推荐为全国示范创建候选项目。化解光彩村绿科组17户群众宅基地无法建房等“遗难杂证”问题47个。扎实推进数字政府、政务公开工作,“政策公开讲”被自治区通报表扬。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及区长信箱累计承接咨询、诉求等事项1.1万余件,按期办结率达99%,群众满意率97.5%

一年来,国防动员、国家安全、外事侨务、机关事务、新闻媒体、网络安全、电力通信、罗山保护、文物保护、双拥共建、档案史志、税务、金融、保密、人防、工会、青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工商联、科协、气象、邮政、供水、供气、供热、公积金等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成效,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位代表,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面临的困难复杂多变,付出的努力十分艰辛,取得的成绩好于预期。这些成绩的取得,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在于自治区、吴忠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也是全区上下共同努力奋斗和各方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红寺堡区人民政府,向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向驻红部队、驻红单位、各位企业家以及关心支持红寺堡区的各界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向助力红寺堡区发展,勇于担当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国家烟草专卖局、惠安县及挂职干部、援红专家人才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差距和问题。一是发展不足、质量不高、创新不强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水资源短缺、产业链条较短、附加值较低,“两个收入”增长缺乏有力支撑;三是安全环保压力增大,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较大,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四是债务还本付息额度逐年加大,“三保”等刚性支出不断增加,财政收支运行面临紧平衡。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予以解决。

2024年主要工作

2024,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之年,更是创建示范区攻坚之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区、市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为统揽,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扣“提标扩规农业区、跨越发展工业区、更新改造城市区”目标任务,着力抓好产业结构优化、重点项目建设、乡村全面振兴、就业创业升级、公共服务均衡、改革创新赋能、生态建设先行、本质安全提升、政府自身建设9项重点工作。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9%以上。

围绕实现上述目标任务,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紧盯结构优化,在产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围绕“六新六特六优”产业布局,构建特色鲜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多元产业体系。

推动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完成耕地提质改造3万亩,新建高效节水3.49万亩,粮食种植面积、产量稳定在32.4万亩、15.7万吨以上。持续做强“六特”产业,新建和兴等村设施农业563亩,引进宏景科技等企业投资设施园区,不断提升种、产、销一体化水平,力争实现设施农业产值突破3亿元。建设葡萄酒物流配送仓、百瑞源鲜枸杞加工和农特产品分拣包装及电商孵化中心,深入推进酿酒葡萄、枸杞、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全链条”融合发展。新建可托牧人乌沙塘牧场,肉牛、滩羊饲养量分别达16.2万头、112万只。持续发挥新型经营主体服务孵化中心带动作用,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4家、龙头企业2家、新型经营主体15家。力争实现农业增加值增长6%

助力新型工业跨越发展。抢抓宁湘直流3.5GW复合光伏风电大基地项目机遇,争取配套产业当年超过20亿元。紧盯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造发展定位,坚持以企招商、以商招商,出台关于促进工业发展的政策意见,促进招商引资平台更加优化,争取新落地企业突破10家以上,完成自治区、吴忠市下达招商引资45亿元任务。加快推进闽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引进闽籍企业3家。持续盘活园区现有资产,清理“僵尸企业”,全力支持采日能源二期pack生产线、中岩管桩二期等8重点项目竣工投产。助推东方盛达、益生源等5家企业申报自治区科技型中小企业,新纳规上企业6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实现服务业扩容提质。积极培育壮大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新型消费,打造更多“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结合城市更新改造区域,培育特色城市商圈,壮大一批餐饮住宿业,打造特色美食餐饮一条街,新增限上企业及大个体12家。重点抓好汽车、家电、商品房等大宗商品促消费活动,持续扩大“福建市场”、烟草行业农特产品销售规模。加快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和物流配送网络,全力推动交通物流园(二期)、大河乡龙源物流园等项目建成投用。坚持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持续开展“一县一节庆”文旅宣传活动,争创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全年旅游接待4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00万元。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

二、突出项目支撑,在扩大投资上取得新业绩。坚持把抓有效益的投资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把投资抓成产值、项目抓成产业。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扎实开展“项目投资攻坚年行动”,坚持重点项目处级领导包抓和“四个一”协调推进机制,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全力推进东西片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提升、柳树台调蓄水池等6个增发国债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利民、朝阳等4个片区拆迁征收,新续建金域名庭等房地产项目14个,新增商住面积30万平方米,确保宁夏能宏鲁家窑储能电站、中泰新能负极材料一体化建设等建成投运,力争124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115亿元以上。

完善项目储备机制。紧盯国家和自治区战略方向、政策导向、资金投向和“三债一资金”,聚焦排水防涝、基础设施、生态治理、公共服务等领域,在思路上接轨、规划上接轨、措施上接轨、项目上接轨,完善政策引导、专班推进、督导服务、投资赛马等扩大有效投资“组合拳”,努力将更多项目纳入国家和自治区政策的“笼子”、规划的“盘子”、资金的“袋子”,确保项目接续当下、备足长远。力争完成上争资金26亿元以上的目标任务。

强化项目要素保障。长效建立项目谋划、储备、开工、投产“四张清单”滚动更新机制,做深做实重大项目前期的科学论证、规划设计等工作,加快土地报批、环评、能评、安评等环节审批速度。大力推行“线上一网、线下一窗”,持续巩固项目建设“四色管理”,形成谋划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进度项目抓竣工、竣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达效,努力实现基础设施项目开工率、产业项目投产率双提升。

三、聚焦三个提升,在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重点抓好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工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机遇和各类政策红利,全面落实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深化闽宁协作和国烟定点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整合衔接及各类资金10.5亿元,实施设施农业、高标准农田、到户补贴等项目142个,力争发放小额信贷2.8亿元、“富民贷”6000万元。严格执行衔接项目“村级申报、乡镇初审、行业部门审核、县级审定”程序,建立健全资产管护长效机制,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落实农民“四项收入”增收计划,强化以工代赈以及红川设施农业、百瑞源枸杞基地、黄花菜联合社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就业双向发力,确保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抗震宜居房100户,改造提升供水管网150公里,敷设污水管网46公里,新建垃圾暂存点34个,力争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5%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4%以上。实施农村公路路况提升180公里,争创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服务乡村振兴三年攻坚行动示范县。强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指导约束作用,巩固提升“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成果,打造高质量美丽宜居村庄4个,闽宁协作示范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3个,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15,推动乡村增颜值、提气质。

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55124村级治理模式标准化建设,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夯实信访工作基础。争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深入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扫黄打非行动,严惩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推动更高水平平安红寺堡建设。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化移风易俗,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推进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建设青年发展型县域,稳步开展妇女儿童“两规划”示范县创建和婴幼儿托育工作。

四、注重政策扶持,在创业就业上培育新业态。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全面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切实推动城乡居民收入更加稳定、更可持续。

鼓励就业创业。突出就业优先导向,鼓励扶持农村居民进城创业就业,落实社会保险缓缴、降费、补贴、稳岗返还等稳岗惠企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进城创业、入园就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亿元以上,培育创业实体200个,全民创业带动就业1200人。加大劳务输转力度,转移就业4.2万人以上,劳务创收4.5亿元以上。依托公共实训基地,积极引进以宁夏千夕科技有限公司为典型的数字企业,采取“实训+就业”的模式,实现为人找岗、为企引人的“双向奔赴”。力争城镇新增就业950人,城镇失业率稳定在5.5%以内。

培育新型业态。按照电商“个十百千万”发展目标,充分发挥政府牵头主导和监管作用,打造电商头部企业10余个。实施特色“代播集聚地”行动,深化校企合作,招引杭州、义乌宁夏户籍电商青年,引入电商供应链品类不少于100种,打造“代播环节在红,其余环节在外”的电商新模式。实施电商人才培育工程,建设电商创业孵化园,培养电商直播达人近1000人,以少带多激发电商产业市场活力。探索“传统企业+电商直播”新零售模式,促进罗山商城、博大购物中心、时代商业广场3家商业综合体“线上+线下”转型发展,引导酒庄、牛羊肉生产企业、农业合作社等传统企业实行“产品上网”,实现“实体店变网店”。发展“特定人群+电商”模式,探索聋哑人、退役军人、巾帼妇女、村书记等多群体直播模式,持续开展“红寺堡好物我代言”系列活动,推动电商产业多赛道发展,力争电商直播参与量突破10000人。依托电商实现直接就业1000人以上,间接就业10000人以上,让电商成为我区居民增收致富、就业创业的新选项。

五、调优资源配置,在公共服务上探索新模式。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努力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医疗卫生等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切实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

擦亮红寺堡教育品牌。“投资教育就是投资未来,花钱办教育是最划算的投资”,筹措资金1.45亿元,实施第一小学教学楼等办学条件提升项目13个。集团化办学提标扩规,新增教育集团5个,优化调整“对口直升”和招生片区,挂牌成立宁夏大学附属学校3所,筹建第九幼儿园。深入开展乡村教育质量提升年行动,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建立完善学前教育薪资保障体系。提升高中教育特色化水平,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强化特殊教育普惠性。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建成示范特色学校5所。中考成绩保持在吴忠市前列,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45%以上。

加快健康红寺堡建设。大力推进健康水平提升行动,实施太阳山镇卫生院维修加固等11个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全方位补齐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短板。深化闽宁、京宁、沪宁医疗合作,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力争人民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县域内住院人次占比增加到60%以上。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加快建设中医医院特色优势专科,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理念,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向个人开放,力争65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85%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提高至2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更加公平可及。

兜牢社会保障底线。紧盯“学位床位”“一老一小”服务,统筹资金3.93亿元,全力办好群众养老、托幼、供暖、供水等初步确定的10件民生实事,切实把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取得实效。支持社会福利、公益慈善等事业,持续加大特困人员、残疾人、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救助力度,加强妇女儿童、未成年人关心关爱和权益保护,做好退役军人等各类优抚对象优待工作,让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更加精准、更有温度。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加快城乡公共文化建设,推动品牌文化创建,积极筹办全国(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锦标赛、自治区“农民篮球争霸赛”等体育赛事,开展“魅力红寺堡”广场文化活动和“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130场次。加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推动公共体育场等项目投入使用,进一步满足群众休闲娱乐需求。

六、深化重点领域,在改革创新上趟出新路径用好改革关键一招,以创新释放发展内生动力,在“沉睡资源”盘活、营商环境优化和科技示范带动中赢得机遇。

推进六权改革走深走实。以用水权改革带动“节水增效”,全面推行电子化水费收缴方式,完善短期用水交易机制,推动用水方式实现节约集约高效。以土地权改革实现“盘活增值”,持续加大城乡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利用,加快农村宅基地遗留问题处置,力争确权登记颁证率达到53%以上。以排污权改革推动“降污增益”,动态更新“四本台账”,积极开展排污权绿色信贷。以山林权改革促进“植绿增绿”,探索社会资本“进山入林”新机制,发展林下产业5000亩,扩大林权融资规模。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证照分离、一业一证”改革,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营造开放统一的大市场环境。打造“堡籽红”政务服务品牌,推行“一网通办、一表申报”等极简审批模式,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向基层延伸,实现60项为民服务事项在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千方百计助企纾困,精准落实减税降费、退税缓费政策,健全信贷风险担保补偿机制,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断激发社会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激发创新驱动活力。坚持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实施科技示范推广及创新项目30个。持续发挥闽宁协作农业科技示范园带动辐射作用,支持葡萄酒、黄花菜、牛羊肉等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积极引进和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实施科技特派员行动,以科技创新带动科技服务和农民增收。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提升R&D经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

七、践行绿色理念,在生态建设上谱写新篇章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主动融入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加快构建罗山西麓生态廊道,彰显绿色发展先行市红寺堡担当。

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行动。深化“四尘同治”,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力争优良天数、PM2.5PM10等环境空气质量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加强“五水共治”,严格落实河长制,确保红柳沟、清水河、苦水河三条入黄支流水质稳定达标。统筹“六废联治”,加大固废、医废监管力度,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农用残膜回收利用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均达到90%以上。实施龙源村、和兴村污水管网等项目。落实损害生态环境追偿机制,全面完成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大力实施生态环境治理行动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聚焦荒漠化综合防治、中部干旱带灌草植绿等任务,实施毛乌素沙地西缘防沙治沙3万亩,完成东部沙源地酸枣梁沙化土地封禁保护15万亩,国土绿化8.3万亩,退化草原修复3万亩,湿地保护修复0.47万亩,草原有害生物防治12万亩,着力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探索发展酸枣产业,做好酸枣种质资源保护和优良品系培育,种植酸枣1500亩,实现野生向人工种植转化。

系统开展治污降碳节约行动坚持系统观念,综合推进“能水粮地矿材”高效利用。优化节能目标管理和制度建设,提高重点领域资源利用效率。按照“统一规划、厂网并举、管网先行”原则,实施城区再生水节约集约利用项目。加强矿产资源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持续开展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加快实施年处理30万吨垃圾资源再生综合利用及年产6000万吨标块煤矸石烧结砖、城市生活垃圾运转中心等项目,构建资源循环型产业和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

八、守牢底线思维,在本质安全上筑牢新防线。坚决扛牢安全生产的政治责任,努力防范各种风险隐患,以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筑牢安全生产根基。把本质安全作为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强化标本兼治,扎实开展本质安全示范创建三年行动。常态化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压实企业主体责任,聚焦燃气、煤矿、非煤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认真落实隐患“查、改、督、销”机制,加强燃气企业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全面完成“瓶改管”“气改电”任务。完善道路交通配套设施,增设重点路段红绿灯、减速带,切实保障区域交通安全。全面强化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广度、深度、力度,不断提高群众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在全社会养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良好习惯。

有效处置各类风险。坚定不移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按时限、保质量完成化解政府债务计划,加大企业账款清欠力度,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不新增隐性债务、不出现债务违约“三条底线”。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风险,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持续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坚决守住自然灾害安全底线,紧盯重点时段森林草原防灭火、防汛抗旱等工作,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征程需要新气魄,新事业需要新作为。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好日子还在后头”的殷切嘱托,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实干担当,全力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筑牢政治忠诚。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区市党委、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锲而不舍纠“四风”,持之以恒树新风。

加强法治建设。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各项工作,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司法、审计、统计、社会舆论监督。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乡镇综合执法改革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坚持实干担当。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力弘扬“严细深实勤俭廉+”的工作作风,保持事不过夜、案无积卷的工作状态,树立“想干事”的思想自觉,强化“敢干事”的责任担当,提升“干成事”的能力本领,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在实干中凝聚力量,在实干中解决问题,在实干中推动发展。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全面振兴重在实干。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区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嘱托、坚定信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创建全国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区,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附:名词解释和说明

1.示范区创建10项约束性指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农业特色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提高到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达到7%11%,人均可支配水平赶上全区平均水平,城镇化率达到45%,污水、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65%95%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养老保险参保率、基本医疗参保率达到95%以上。

2.55124村级治理模式:即“五步工作法”“五联记录本”“一份议事清单”“乡村两级监督”“四级联动督查”工作法。

3.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4.三保障: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

5.惠眼行动:2023年红寺堡区民生实事之一,为红寺堡区老年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手术治疗,使患者重见光明。

6.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整合村庄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

7.四好农村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在充分肯定农村公路建设成绩的同时,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8.六权:用水权、土地权、排污权、山林权、用能权、碳排放权。

9.一业一证:将一个行业中所需的多种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从而加速行业的准入门槛,实现“一证准营”,即市场主体只需持有这张包含多项许可信息的行业综合许可证,便可以依法开展经营活动。

10.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11.证照分离:“证”是各相关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件,“照”是市场监管部门核发的营业执照,“证”和“照”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两把钥匙,营业执照功能为依法登记企业身份,许可证件功能为依法赋予企业经营资格。“证照分离”改革是针对与企业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许可事项,将赋予经营资格的“证”与登记企业身份的“照”分离开来,持续减少“证”、简化办“证”手续,便利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后更加迅速的进入相关行业开展经营。

12.放管服: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

13.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分类设置综合服务区、无差别受理区域审批服务事项,变“一人一窗办一事”为“一人一窗办多事”,大幅提升审批服务效能。

14.先建后验、多证同发: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办完相关手续,即可依法依规自主开展项目设计和施工,边建设边完善手续,待企业在规定期限内办完手续后发放相关证件。

15.专精特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

16.燃气安全三件套燃气专用连接软管(燃气用具连接用金属波纹管、燃气输送用不锈钢波纹软管、燃气用具连接金属包覆软管)、自闭阀、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等安全设施的统称,都是保障燃气用户安全用气的关键设备。

17.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为了保障行人和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不发生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手段和措施,其核心内容包括:完善公路安全设施(标志、标线、标牌,护栏等)、完善交通管理、加强交通信号系统的建设、加强车辆安全装备的建设等,有效地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降低人员伤亡和车辆损坏的概率,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性。

18.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县(现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拘留少,治安好”的经验,为此,1963年毛泽东同志就曾亲笔批示“要各地仿效,经过试点,推广去做”。“枫桥经验”由此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成为新时期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典范。

19.调解小挎包一线工作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将调解工作关口前移,调解员全部下沉基层一线,实现村(社区)专职人民调解员全覆盖,让调解员背上小挎包,走到田间地头,利用小挎包中携带的物品现场制作调解协议,从预防、排查、化解三个维度将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排查化解在基层一线,以点撬动面,打通群众法治服务需求的“最后一公里”。

20.禁毒工作第一序列”“第二序列实有吸毒人员2000人以上以及吸贩毒问题复杂的县区为“第一序列”。实有吸毒人员2000人以下1000人以上以及吸贩毒问题较为复杂的县区为“第二序列”。

21.三新四简两不:婚事三新(阐定义、严上限、控礼金),丧事四简(公墓葬、生态葬、节俭办、低碳祭),倡导其他事宜两不(不办宴席、办宴不收礼)。

22.三公经费:政府公职人员因公出国(境)费用、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维护费。

23.遗难杂证:“遗”即遗留问题,需要政府研究、召开专题会或政府常务会才能解决的问题;“难”即难点工作,需要安排资金、多部门配合或者分管领导之间要配合的工作;“杂”即涉及百姓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小事杂事,没有明确谁去管、怎么管,也可能完全与本部门工作无关的问题,需要提交政府研究、征求意见的事项;“证”即找证办证等事项,需要找寻以前工作中会议纪要、政策文件、合同证明等,但一直未找到,需要政府帮助更大范围找寻,以证明工作有所依据的。或目前工作急需相关部门出具证明、回函、资格证书等,以推动解决长期搁置问题的,需要政府统筹推动的事项。

24.两个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5.三保: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支出。

26.六新六特六优:新型材料、清洁能源、装备制造、数字信息、现代化工、轻工纺织为“六新”产业;葡萄酒、枸杞、牛奶、肉牛、滩羊、冷凉蔬菜为“六特”产业;文化旅游、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电子商务、会展博览为“六优”产业。

27.四个一协调推进机制:部门一周一调度,处级领导半月一督办,政府一月一推进,区委一季度一分析。

28.僵尸企业: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生存和经营的企业。

29.一线工作法: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及时有效解决各种问题和矛盾。

30.三债一资金:增发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超长期特别国债、中央预算内投资。

31.四色管理:每半个月动态调整“快、较快、较慢、慢”的项目,分别亮“绿牌”激励、“黄牌”提醒、“橙牌”预警、“红牌”警告,进行晾晒评比,督促滞后项目责任单位加快推进。

32.三个提升: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33.四项收入: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

34.千万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是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35.百万警进千万家:是公安部统一安排部署的一项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实践活动,公安民警通过入户唠家常的方式,访民情、解民忧、防风险、化隐患,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满意度,忠实履行好维护稳定、服务群众、推进平安建设的新时代职责使命。

36.精神文明建设百乡千村万户行动: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文明村镇创建、文明家庭创建、思想道德建设、文明风尚培育、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志愿服务7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37.国家推荐标准:参照国家卫生健康委2016年印发的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基本标准相当于二级医院标准,共260条指标,推荐标准相当于三级医院能力,共319条指标。

38.四尘:煤尘、烟尘、汽尘、扬尘。

39.五水: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农田退水、城市污水。

40.六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危险废物、畜禽粪污、工业固废、电子废弃物。

41.四风: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链接:【一图读懂】《红寺堡区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